念珠
niàn zhū
  • 拼 音:niàn zhū
  • 注 音:ㄋㄧㄢˋ ㄓㄨ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念珠 niànzhū
    (1) [rosay] ∶祈祷时记数用的念珠串;特指天主教祈祷时记数用的一种念珠
    (2) [beads]∶佛教徒诵经时用来计算次数的成串的珠子
    左臂挂念珠。——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
    为念珠各一。

  • 英文翻译

    1.beads

  • 详细解释

    亦称“ 念佛珠 ”。念佛号或经咒时用以计数的串珠。用材不一,粒数有十八、二十七、五十四、一百零八之分。《旧唐书·李辅国传》:“ 辅国 不茹荤血,常为僧行,视事之隙,手持念珠,人皆信以为善。”《红楼梦》第十五回:“ 北静王 又将腕上一串念珠卸下来,递与 寳玉 ,道:‘今日初会,仓卒无敬贺之物,此係圣上所赐蕶苓香念珠一串,权为贺敬之礼。’”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持珠诵佛》:“按今人所用念佛珠,亦有典故。” 鲁迅 《彷徨·离婚》:“前舱中的两个老女人也低声哼起佛号来,她们撷着念珠,又都看 爱姑 ,而且互视,努嘴,点头。”

  • 基本含义
    指人们默念或唱诵的珠子,比喻重复的言语或行为。
  • 详细解释
    念珠是佛教中用来计数诵经的工具,通常由108颗珠子组成。念珠成语比喻人们不断重复相同的言语或行为,没有新意或创造力。
  • 使用场景
    念珠一词常用于形容某人的言语或行为缺乏创新,重复乏味。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或生活方式。
  • 故事起源
    念珠成语的起源与佛教有关。佛教徒通过念诵经文来修行,念珠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帮助佛教徒计数诵经的次数。念珠成语由此衍生而来,用以形容重复乏味的言语或行为。
  • 成语结构
    念珠成语的结构为“念珠”。
  • 例句
    1. 他的演讲就像念珠一样,没有新意,听了很无聊。2. 这个电视节目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内容,简直就是念珠般的无聊。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念珠成语。想象一个人拿着一串念珠,不断重复念诵同样的话语,这个画面可以帮助记忆念珠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佛教中念珠的用途和意义,了解佛教修行中的念诵经文的方法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每天都让我背诵同样的古诗,觉得好像在念珠一样。2. 初中生:老师让我们每天写日记,但是内容都差不多,感觉像在念珠一样重复。3. 高中生:这本书的作者总是在书中反复强调同样的观点,读起来有点像念珠一样单调。4. 大学生:这个演讲者的风格很无聊,总是重复相同的观点,听起来像念珠一样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