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氅
wài chǎng
  • 拼 音:wài chǎng
  • 注 音:ㄨㄞˋ ㄔㄤ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外衣,大衣。 沙汀 《记贺龙》十五:“他拥着一件黑羊皮外氅,皮帽子的耳罩挪下来,多少还带一点病容。”

  • 基本含义
    指外套,比喻表面上的功夫或外表的光鲜。
  • 详细解释
    成语“外氅”意为外套,但在这里指的是表面上的功夫或外表的光鲜。它形容人只注重外表的修饰,而忽视内在的修养和本质。
  • 使用场景
    常用于批评那些只注重外表形象,而忽视实际能力和品德的人。
  • 故事起源
    《韩非子·隐士》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韩国有位名叫孟懿子的隐士,他在山中隐居修行,穿着一件旧氅衣。有一天,韩国的宰相韩非子听说了孟懿子的名声,决定去拜访他。当韩非子到达山中时,看到孟懿子只穿着一件旧氅衣,没有华丽的外表,非常惊讶。韩非子问孟懿子为什么不穿一件更好的衣服,孟懿子回答说:“我只关心内在修养,不注重外表。”从此以后,“外氅”就成为了形容只注重外表的人的成语。
  • 成语结构
    外氅是一个名词,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虽然穿着光鲜的外氅,但内心却空虚无实。2. 这个人只会打扮自己,却对内在修养一窍不通,真是个外氅之徒。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穿着华丽的外套,但内心空空如也,这样就能够记住“外氅”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外表和内在修养相关的成语,如“锦上添花”、“貌合神离”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穿着一件漂亮的外氅,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2. 初中生:那个学生只注重外表,却忽视了学习的重要性,真是个外氅之徒。3. 高中生:他一直穿着一件旧氅衣,以此来表达对物质的淡漠和对内在修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