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虫
sāng chóng
  • 拼 音:sāng chóng
  • 注 音:ㄙㄤ ㄔㄨㄙ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亦称“ 桑蟃 ”。螟蛉的别名。《尔雅·释虫》:“螟蛉,桑虫。” 郭璞 注:“俗谓之桑蟃,亦曰戎女。”《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 宋 朱熹 集传:“螟蛉,桑上小青虫也,似步屈。蜾蠃,土蜂也,似蜂而小腰,取桑虫负之於木空中,七日而化为其子。” 唐 白居易 《禽虫》诗之一:“水中科斗长成蛙,林下桑虫老作蛾。”
    (2). 清 代对替人办丧事者的戏称。 清 褚人穫 《坚瓠十集·人以虫名》:“ 元 末, 吴 人呼秀才为米虫。近呼执丧事者为桑虫,以丧桑同音也。”

  • 基本含义
    指人过早地显露才能或有所作为。
  • 详细解释
    桑虫一词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意是指桑树上的虫子,因为桑树上的虫子会提前出现,所以用来比喻人过早地显露才能或有所作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年轻人早早地展示出自己的才能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年轻人在某个领域表现出色,超过了同龄人的成就或才能。可以用来赞美年轻人的才华、能力和成就。
  • 故事起源
    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当时赵国的将领廉颇和楚国的将领蔺相如是两位年轻有才华的将领。他们在战场上表现出色,年轻而有为,因此被称为“桑虫”。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衍生出来的。
  • 成语结构
    主语+动词+宾语
  • 例句
    1. 他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公司的总经理,真是个桑虫。2. 小明才十二岁就在比赛中获得了冠军,真是个桑虫。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桑虫”这个成语与年轻人早熟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棵桑树上的小虫子提前显露才华的情景,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成语相关的故事和用法,可以帮助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同学才十岁就在画画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真是个桑虫。2. 初中生:小红同学才十三岁就在音乐比赛中获得了金奖,真是个桑虫。3. 高中生:小李同学才十六岁就在数学竞赛中取得了全国第一名,真是个桑虫。4. 大学生:小王同学才十九岁就在科研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真是个桑虫。5. 成年人:小张同事年纪轻轻就在公司中升职加薪,真是个桑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