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参
jiǔ cān
  • 拼 音:jiǔ cān
  • 注 音:ㄐㄧㄨˇ ㄘㄢ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一月朝参九次。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文官隔假三日以上,并以横行参假,其武班每月先配九参六参。”
    (2).指九参官。 唐 李庾 《西都赋》:“佩印分鱼,九参六佐,肃威仪於行盖,指戒途於前马。”

  •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品德高尚,道德修养深厚。
  • 详细解释
    九参是一个由“九”和“参”组成的成语,其中“九”代表了九种美德,包括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廉,而“参”则表示参照、参考。九参形容一个人具备了这九种美德,品德高尚,道德修养深厚。
  • 使用场景
    九参常用于表扬一个人的品德高尚,道德修养深厚。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具备了仁爱、正直、谦虚、聪明等美德,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 故事起源
    九参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其中记录了齐国的大夫颜渊的事迹。颜渊是孔子的学生,他一直以来都以品德高尚而著称。有一次,颜渊的学生问他如何才能做到品德高尚,颜渊回答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就是九参的来源。
  • 成语结构
    九参的结构是“九”和“参”两个字组成。其中“九”代表九种美德,而“参”表示参照、参考。
  • 例句
    1. 他一直以来都以九参而著称,是我们学习的榜样。2. 她的品德高尚,道德修养深厚,真是九参之人。
  • 记忆技巧
    将九参的九种美德记忆起来,可以使用“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廉”这九个词语的首字母组成一个词组,例如“人有智信忠孝悌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九参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有兴趣,可以学习更多关于孔子和他的学说,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四德”、“五常”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九参的人,总是乐于助人。2. 初中生:我的老师是一个九参之人,他教我们不仅关注学习成绩,还注重培养我们的品德。3. 高中生: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九参之人,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和修养。4. 大学生及以上:九参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它代表了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