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捕使臣
jī bǔ shǐ chén
  • 拼 音:jī bǔ shǐ chén
  • 注 音:ㄐㄧ ㄅㄨˇ ㄕㄧˇ ㄔㄣ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宋 代专管缉捕罪犯的低级武官。《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知县差县尉协同缉捕使臣,限时限日的擒拿。”《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郡王叫干办去吩咐 临安府 ,即时差一个缉捕使臣,带着做公的,备了盘缠,径来 湖南 潭州府 。”

  • 基本含义
    指在国外担任使节的官员被缉拿归案。
  • 详细解释
    缉捕使臣是一个由“缉捕”、“使”、“臣”三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缉捕”表示追捕、抓捕;“使”指派遣、委派;“臣”代表官员、臣子。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在国外担任使节的官员被缉拿归案。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外交官或使节因犯罪行为而被他国政府逮捕归案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其他身份的人在外国被逮捕归案的情况。
  • 故事起源
    缉捕使臣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传说公元前139年,中国西汉时期的使臣张骞奉命出使西域,但在途中被西域国家所逮捕。最终,张骞成功逃脱并完成了使命,但这个故事也成为了后来形成这个成语的来源。
  • 成语结构
    缉捕使臣由三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别的结构。
  • 例句
    1. 他作为一名使节,却因为贪污受贿被缉捕使臣。2. 这位外交官因为间谍活动而被缉捕使臣。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缉捕使臣”拆分为“缉捕”、“使”、“臣”三个词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使臣在国外被缉拿归案的情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使节和外交的历史事件,以及其他与外交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昨天在历史课上学到了一个有趣的成语,叫做“缉捕使臣”,意思是使节被他国政府抓捕归案。2. 初中生:外交官在执行任务时要遵守国家法律,不能做出违法行为,否则可能会成为“缉捕使臣”。3. 高中生:在国际关系中,使节的形象和行为对于国家的形象和声誉至关重要,一旦出现“缉捕使臣”的情况,将给国家带来很大的困扰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