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
píng xīn
  • 拼 音:píng xīn
  • 注 音:ㄆㄧㄥˊ ㄒㄧㄣ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平心 píngxīn
    (1) [according to one's conscience]∶除去成见,用心公平
    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汉书·李广苏建传》
    (2) [be even-tempered and good-humoured]∶ 心平气和地
    平心而察之。——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 详细解释

    (1).谓用心公平;态度公正。《荀子·大略》:“是非疑,则度之以远事,验之以近物,参之以平心,流言止焉,恶言死焉。” 三国 魏 曹操 《让县自明本志令》:“故在 济南 ,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一折:“他将有乳食的妳子与他孩儿喫,却将那无乳的妳子与俺孩儿喫,怎生将息的起来?这妇人不平心,好,打这泼贱人!”
    (2).使心情平和;态度冷静。《礼记·深衣》:“下齐如权衡者,以安志而平心也。” 宋 司马光 《与范景仁第四书》:“窃谓医书治已病,平心和气治未病。”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朱陆二》:“观 文公 之言,平心服善如此,何尝如后来学者抑扬毁誉之过实哉!”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平心想来,我现在定然是幸福,至少在物质上是幸福。”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三:“我们的 王先生 真是圆通不过的,他从不肯坚执一种意见,对于什么事情都说平心的话。”

  • 基本含义
    平静心情,不偏不倚地对待事物
  • 详细解释
    平心指的是保持平静的心态,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客观公正地看待事物。它强调不偏不倚、不偏私心地对待问题,不被个人感情或偏见所左右。
  • 使用场景
    平心常常用于劝告他人在处理问题时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它可以用在工作、学习、家庭关系等各个方面,帮助人们理智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 故事起源
    平心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十七年》中。故事讲述了齐国的僖公在处理国家大事时,总能够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不受个人情绪的干扰,因此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后来,人们就用“平心”来形容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
  • 成语结构
    平心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平”和“心”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在处理纠纷时,我们应该平心对待,不偏袒任何一方。2. 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应该平心面对,不被外界评价左右。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平衡心情”相联系来记忆这个成语。平衡心情就是保持平心的一种方式,所以可以通过将“平衡心情”和“平心”联系在一起来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平心相关的成语,如“平心静气”、“平心而论”等,加深对平心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平心对待同学之间的争执。2. 初中生:面对考试的压力,我们要平心面对,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3. 高中生:在选择专业时,我们要平心对待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发展。4. 大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我们要平心对待每个人的意见,共同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