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
wò hǔ
  • 拼 音:wò hǔ
  • 注 音:ㄨㄛˋ ㄏㄨ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比喻执法严峻或作战勇猛者。《后汉书·酷吏传·董宣》:“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慄,京师号为‘卧虎’。”《魏书·李崇传》:“所向摧破,号曰‘卧虎’,贼甚惮之。”
    (2).喻官职的尊严。 晋 傅咸 《司隶校尉教》:“司隶校尉,旧号‘卧虎’,诚以举纲而万目理,提领而众毛顺。”按, 汉 置司隶校尉,权任甚重,历代相承, 唐 废。
    (3).比喻残暴凶横之人。《后汉书·宦者传·单超》:“其后四侯转横,天下为之语曰:‘ 左 回天, 具 独坐, 徐 卧虎, 唐 两墯。’”
    (4).比喻山势。 元 王恽 《游万固寺》诗:“连山一卧虎,矫首尽两戒。”

  • 基本含义
    指隐藏在背后、不动声色的人才或潜伏的危险。
  • 详细解释
    卧虎意味着潜伏的危险或隐藏的人才。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故事,故事中描述了一个卧在草丛中的老虎。卧虎寓意着那些隐藏在背后的危险,往往不容易察觉到。同时,卧虎也可以指代那些不声张、不显露才华的人才。
  • 使用场景
    卧虎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平凡无奇,但实际上却非常危险或具有巨大潜力的人或事物。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某个领域中隐藏的专业人才,或者描述某个计划中潜在的风险。
  • 故事起源
    相传,公元前202年,刘邦攻打项羽,项羽率军南下,刘邦军队陷入了危机之中。刘邦派遣韩信去找关键的军事顾问,而韩信找到了卧在草丛中的老虎。韩信告诉刘邦,只要老虎醒来,它就会成为刘邦的助力。于是,刘邦决定等待老虎醒来,结果老虎最终帮助刘邦击败了项羽。从此以后,人们就用“卧虎”来形容那些隐藏的危险或人才。
  • 成语结构
    卧虎的结构是“卧”和“虎”两个字,其中“卧”表示躺下或休息,而“虎”则表示老虎。
  • 例句
    1. 这个项目看似简单,但却隐藏着卧虎。2. 这位年轻的球员是一只卧虎,他的实力远超我们的预期。
  • 记忆技巧
    记住卧虎这个成语可以通过联想老虎躺在草丛中的形象。同时,可以将其与隐藏的危险或人才联系起来,帮助记忆其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卧虎相关的成语,如“卧薪尝胆”、“卧薪尝胆”等,可以进一步扩展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学校里发现了一个卧虎,他平时不引人注意,但在比赛中表现出色。2. 初中生:这个考试题目很简单,但里面可能隐藏着卧虎,需要我们仔细思考。3. 高中生:这个项目组的成员都很普通,但其中有一位同学是个卧虎,他的能力很强大。4. 大学生:这个行业竞争激烈,隐藏着很多卧虎,我们需要保持警惕。5. 成年人:在商场上,有很多卧虎潜伏,我们要时刻保持警觉,以避免被坑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