甓社珠
pì shè zhū
  • 拼 音:pì shè zhū
  • 注 音:ㄆㄧˋ ㄕㄜˋ ㄓㄨ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相传 宋 孙觉 在 甓社湖 边夜坐,忽窗明如昼,循湖求之,见一大珠,其光烛天。当年 孙觉 登第。 宋 张表臣 《呈以道舍人》诗:“他年但饱 扬州 米,今日寧论 甓社 珠。” 元 张翥 《高沙失守哭知府李齐公平》诗:“ 广陵 琼树春仍在, 甓社 珠光夜不明。”亦省作“ 甓珠 ”。 明 李景福 《夕发》诗:“纷纷湖上客,几见 甓 珠圆。”参见“ 甓社湖 ”。

  • 基本含义
    指人才埋没、不被重用。
  • 详细解释
    甓社珠出自《荀子·赞相》:“甓之石,石也;车之珠,珠也。石在甓中,不可得而见;珠在车中,不可得而用。甓石之用,非石也;车珠之用,非珠也。石与珠皆贵而不得用也。人才亦然,非所在而用也。”意思是像把珍贵的石头埋在墙角,无法被人发现和使用,或者把珍贵的珠宝放在车中,却无法发挥它的作用。甓社珠形容人才被埋没、不被重用。
  • 使用场景
    甓社珠常用于形容有才华的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利用的情况。可以用来描述一个有能力但被忽视的人,或者用来警示人们不要浪费人才。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荀子·赞相》一文中。荀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他在这篇文章中谈到了人才被埋没的问题,引用了甓社珠的比喻。
  • 成语结构
    甓社珠由三个字组成,分别是“甓”、“社”和“珠”。
  • 例句
    1. 他是一颗甓社珠,被埋没在那家公司里多年了。2. 这位年轻的画家是一颗甓社珠,他的才华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展示。
  • 记忆技巧
    可以将甓社珠的发音“lì shè zhū”联想为“利社主”,意味着“利用社会资源的主人”。这样的记忆方法可以帮助记住成语的含义和发音。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人才埋没和人才发展的话题,可以探讨如何发现和培养人才,以及如何避免浪费人才等方面的内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哥哥是一颗甓社珠,他的才华没有得到老师的认可。2. 初中生:我觉得我自己是一颗甓社珠,因为我在班级里没有被重视。3. 高中生:这个学校埋没了很多甓社珠,他们的才华没有得到发展的机会。4. 大学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要努力避免成为甓社珠,要积极发展自己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