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私
shū sī
  • 拼 音:shū sī
  • 注 音:ㄕㄨ ㄙㄧ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谓帝王对臣下的特别恩宠。《北史·姚僧垣传》:“﹝ 宣帝 ﹞谓曰:‘尝闻先帝呼公为 姚公 ,有之?’对曰:‘臣曲荷殊私,实如圣旨。’” 唐 白居易 《谢恩赐文服状》:“臣自入禁司,纔经旬月,未陈薄効,累受殊私。” 唐 刘禹锡 《同州谢上表》:“臣幸逢昌运,累沐殊私。空荷生成之恩,寧酬雨露之泽。”

  • 基本含义
    指个人私利,与公共利益相悖。
  • 详细解释
    殊私是由“殊”和“私”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殊意指特殊、不同,私指个人的私利。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个人追求私利而忽视公共利益,或者是为了个人利益而不顾大局。它强调了个人私利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对立关系,提醒人们要注重整体利益而不是只顾个人私欲。
  • 使用场景
    殊私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个人为了自身利益而不顾大局、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可以用来形容某些官员贪污腐败、违法乱纪,或者某些企业为了牟取暴利而不顾环境和社会责任等情况。
  • 故事起源
    殊私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相传,有两个人一起种田,其中一个人贪心地想要多分到一些庄稼,于是他偷偷地在夜里多偷了一些。但是,他的贪心行为被另一个人发现了。后来,这个贪心的人被人们称为“殊私”,成为了一个贬义词。这个故事通过揭示贪婪行为的危害,告诫人们不要为了个人私利而损害公共利益。
  • 成语结构
    殊私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其中“殊”作为形容词修饰“私”作为名词。
  • 例句
    1. 这位官员为了个人私利,不顾公共利益,滥用职权,被人们批评为殊私之徒。2. 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别人的利益,真是一个殊私的人。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殊私这个成语与“私心”这个词相联想,私心即是指个人的私利,而殊私则强调了个人私利与公共利益的对立关系。可以通过联想个人的私心会导致殊私的行为,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关的成语,如“公私两便”、“公而忘私”等,以扩展对于个人私利与公共利益关系的认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帮助别人,真是一个殊私的人。2. 初中生:这个官员为了自己的私利,不顾公共利益,真是一个殊私之徒。3. 高中生:为了谋取暴利,某些企业不顾环境和社会责任,展现出了殊私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