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台风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强台风(STY)是指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15级(41.5 ~50.9米/秒)的热带气旋。发展 当强台风继续加强,会成为超强台风,如果强台风的强度减弱,会成为台风。

  • 详细解释


     形成的条件

    1、首先要有足够广阔的热带洋面,这个洋面不仅要求海水表面温度要高于26.5℃,而且在60米深的一层海水里,水温都要超过这个数值。其中广阔的洋面是形成台风时的必要自然环境,因为台风内部空气分子间的摩擦,每天平均要消耗3100-4000卡/厘米**2的能量,这个巨大的能量只有广阔的热带海洋释放出的潜热才可能供应。另外,热带气旋周围旋转的强风,会引起中心附近的海水翻腾,在气压降得很低的台风中心甚至可以造成海洋表面向上涌起,继而又向四周散开,于是海水从台风文字中心向四周围翻腾。台风里这种海水翻腾现象能影响到60米的深度。在海水温度低于26.5℃的海洋面上,因热能不够,台风很难维持。为了确保在这种翻腾作用过程中,海面温度始终在26.5℃以上,这个暖水层必须有60米左右的厚度。

    2、在台风形成之前,预先要有一个弱的热带涡旋存在。我们知道,任何一部机器的运转,都要消耗能量,这就要有能量来源。台风也是一部“热机”,它以如此巨大的规模和速度在那里转动,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要有能量来源。台风的能量是来自热带海洋上的水汽。在一个事先已经存在的热带涡旋里,涡旋内的气压比四周低,周围的空气挟带大量的水汽流向涡旋中心,并在涡旋区内产生向上运动;湿空气上升,水汽凝结,释放出巨大的凝结潜热,才能促使台风这部大机器运转。所以,即使有了高温高湿的热带洋面供应水汽,如果没有空气强烈上升,产生凝结释放潜热过程,台风也不可能形成。所以,空气的上升运动是生成和维持台风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其必要条件则是先存在一个弱的热带涡旋。

    3、要有足够大的地球自转偏向力,因赤道的地转偏向力为零,而向两极逐渐增大,故台风发生地点大约离开赤道5个纬度以上。由于地球的自转,便产生了一个使空气流向改变的力,称为“地球自转偏向力”。在旋转的地球上,地球自转的作用使周围空气很难直接流进低气压,而是沿着低气压的中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北半球)。

    4、在弱低压上方,高低空之间的风向风速差别要小。在这种情况下,上下空气柱一致行动,高层空气中热量容易积聚,从而增暖。气旋一旦生成,在摩擦层以上的环境气流将沿等压线流动,高层增暖作用也就能进一步完成。在20°n以北地区,气候条件发生了变化,主要是高层风很大,不利于增暖,台风不易出现。

    注:以上几个方面是热带气旋形成的条件,发展为强台风需要更好的环境。

    强台风灾害事例

    1、2008年第14号强台风“黑格比”,造成菲律宾、华南、越南共127人死亡。

    2、2008年第8号强台风“凤凰”,造成台湾、安徽、江苏至少13人死亡,福建地区基础设施损坏严重,经济损失巨大。

    3、2004年的14号强台风“云娜”(Rainne),“云娜”台风登陆中国东南沿海。造成164人死亡,2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181.28亿元。

    相关资料

    中国气象局曾于2001年下发《台风业务和服务规定》,以蒲式风力等级,将12级以上台风补充到17级。(注:这一做法气象部门尚未采用)

    12级为 32.7 ~ 36.9 米/秒;

    13级为 37.0 ~ 41.4 米/秒;

    14级为 41.5 ~ 46.1 米/秒;

    15级为 46.2 ~ 50.9 米/秒;

    16级为 51.0 ~ 56.0 米/秒;

    17级为 56.1 ~ 61.2 米/秒。

    (其中14~15级为强台风)

    (16~17级或以上为超强台风)

    2000年以来共有7个强台风(超强台风)登陆大陆,即

    云娜(45m/s-2004年登陆浙江)

    麦莎(45m/s-2005年登陆浙江)

    卡努(50m/s-2005年登陆浙江)

    达维(45m/s-2005年登陆海南)

    桑美(60m/s-2006年登陆浙江)

    韦帕(45m/s-2007年登陆浙江)

    黑格比(48m/s-2008年登陆广东)

    浙江5个,海南1个,广东1个

  • 基本含义
    形容事物威力强大、猛烈如台风。
  • 详细解释
    强台风是指台风的威力非常强大,猛烈且破坏力极大。这个成语比喻事物具有强大的力量,能够带来巨大的影响和破坏。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自然灾害、战争、疾病等具有猛烈破坏力的情况,也可用于形容人的力量和能力非常强大。
  • 故事起源
    强台风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在古代,人们经常受到台风的侵袭,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常常造成巨大的破坏。人们用“强台风”来形容一些具有强大破坏力的事物,以警示人们对这些事物的警惕和防范。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1. 这场战争就像一场强台风,瞬间摧毁了我们的家园。2. 这位运动员的力量如同强台风一样,无人能挡。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台风的威力和破坏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场强台风席卷而来,瞬间摧毁一切,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台风的形成原理、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以加深对强台风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强台风把树都吹倒了。2. 初中生:这个运动员的力量就像强台风一样,无人能挡。3. 高中生:经历了一场强台风后,这个城市面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