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
mí tuó
  • 拼 音:mí tuó
  • 注 音:ㄇㄧˊ ㄊㄨㄛ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弥陀 mítuó
    [Amitabha Buddha] 阿弥陀佛的略称。佛教指西方极乐世界中最大的佛

  • 详细解释

    亦作“ 弥陁 ”。 阿弥陀佛 的省称。意译为无量寿佛,西方极乐世界的教化之主。与 释迦 、 药师 并称三尊。 北齐 卢思道 《辽阳山寺愿文》:“愿西遇 弥陀 ,上征 兜率 。” 宋 苏轼 《绝句》之一:“市区收罢豚鱼税,来与 弥陀 共一龕。” 明 屠隆 《昙花记·法眷聚会》:“断迷习,消尘障, 弥陁 本性原无恙。”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六论“文人相轻”--二卖》:“其实呢,罪过并不在‘老’,而在于‘卖’的,假使他在叉麻酱,念 弥陀 ,一字不写,就决不会惹青年作家的口诛笔伐。”

  • 基本含义
    指佛陀,亦可指佛教中的阿弥陀佛。
  • 详细解释
    弥陀一词源自梵文“阿弥陀”,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为“无量光明”或“无量寿命”。在佛教中,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主宰,被认为是普度众生、拯救世人的大慈大悲之佛。
  • 使用场景
    弥陀一词常用于佛教文化和修行的语境中,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对佛教信仰的崇敬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可用来形容人对某个伟大人物或事物的崇拜和敬仰。
  • 故事起源
    弥陀佛起源于佛教经典《无量寿经》,其中描述了弥陀佛的特征和极乐世界的美好。据说,修行者只要念诵弥陀佛的名号,就能得到弥陀佛的庇佑和普度。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1. 他一直对佛教充满敬仰,心中常念弥陀。2. 这座寺庙供奉着一尊金身弥陀佛。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弥陀”与佛教文化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自己在佛教寺庙中,面对着一尊庄严肃穆的弥陀佛,感受到心中的崇敬和敬仰之情。
  • 延伸学习
    如果对佛教文化和弥陀佛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佛教经典和佛教哲学,了解更多关于弥陀佛和佛教修行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非常崇拜爷爷,他就像是我的弥陀一样。2. 初中生:虽然我不是佛教徒,但我对佛教文化充满敬仰,尤其对弥陀佛有着特殊的感情。3. 高中生:在西方文学中,弥陀一词常被用来形容某个伟大人物的形象和功绩。4. 大学生:在佛教寺庙里感受到弥陀佛的庄严和慈悲,让我对佛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