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戴
pī dài
  • 拼 音:pī dài
  • 注 音:ㄆㄧ ㄉㄞ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做道士。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道教》:“初为道士,披氅衣,戴星冠,曰披戴。”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四:“上乃罪乳母及二嬖人,命中使送夫人于 瑶华宫 ,不披戴。”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元祐钱》:“一道士失亡度牒,问其披戴时,亦 元祐 也。”

  • 基本含义
    指穿戴,也用来形容人们身上所披戴的衣物、装饰品等。
  • 详细解释
    披戴是由两个动词组成的成语,披指穿戴,戴指佩戴。披戴的意思是穿上或佩戴某种衣物、装饰品等。它常常用来形容人们盛装出席、庄重肃穆的场合。
  • 使用场景
    披戴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人们在正式场合穿戴整齐、庄重肃穆的样子。比如,在婚礼上,新郎新娘披戴婚纱礼服,彰显庄严神圣的氛围;在国际会议上,代表们披戴正装,体现出国家的威严和尊严。
  • 故事起源
    披戴这个成语的起源不太清楚,但它与古代人们的着装习惯有关。在古代,人们在正式场合穿戴整齐是一种礼仪,也是对场合的尊重和敬意的表达。因此,披戴成为了形容人们穿戴整齐、庄重肃穆的方式。
  • 成语结构
    披戴是一个由两个动词构成的成语,形式为“披 + 戴”。
  • 例句
    1. 在毕业典礼上,学生们披戴学位服,庄重肃穆地接受毕业证书。2. 国王加冕典礼上,他披戴着华丽的王袍,显得庄严肃穆。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披戴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重要场合穿戴整齐,披戴华丽的衣物或佩戴珍贵的首饰,以展现自己的庄重和尊严。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穿戴、礼仪相关的成语,如“盛装出席”、“妆点门面”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国庆节的阅兵仪式上,士兵们披戴着军装,齐步走过天安门广场。2. 初中生:参加学校的开学典礼,我们要注意穿戴整齐,披戴校服,展现出良好的形象。3. 高中生:参加模拟联合国大会,我们要披戴正装,以展示我们的专业素养和严谨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