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庚申
shǒu gēng shēn
  • 拼 音:shǒu gēng shēn
  • 注 音:ㄕㄡˇ ㄍㄥ ㄕㄣ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信奉道教者每于庚申日通宵静坐不眠,谓之守庚申。据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卷十载,凡庚申之日,尸鬼竞乱,精神躁秽,夫妻不可同席及言语面会,当清斋不寝,屏除欲念,故云。又见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七守庚申三尸灭,三守庚申三尸伏。” 唐 程紫霄 《示守庚申众》诗:“不守庚申亦不疑,此心常与道相依。” 宋 陆游 《春夕睡觉》诗:“积雨恐侵春甲子,昏灯懒守夜庚申。”

  • 基本含义
    指守卫在庚申日,以防止灾祸发生。
  • 详细解释
    庚申是农历中的一个特殊日子,相传在这一天恶鬼会出来作乱,而守庚申就是指在这一天加强警戒,防止灾祸发生。这个成语也比喻时刻保持警惕,预防潜在的危险。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们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或灾祸保持高度警惕的情况。可以用于谈论安全防范、预防措施等方面的话题。
  • 故事起源
    据说,古代有位守庚申的官员,他在庚申日加强巡查,防止恶鬼作乱,保护百姓平安。后来,人们将他的这种警惕和勇敢精神称为“守庚申”,成为了一个成语。
  • 成语结构
    守庚申的结构是“守 + 庚申”,其中“守”表示保护、守卫,“庚申”表示特定的日期。
  • 例句
    1. 我们要时刻保持守庚申的精神,提高安全意识。2. 这个小区加强了安保措施,守庚申,确保居民的安全。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守庚申”拆分为“守”、“庚”、“申”三个部分进行记忆。可以联想到“守卫”、庚申日、警惕等概念,将其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庚申日的文化背景和相关的民间传说,以丰富对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像守庚申的官员一样,保护好自己的家人。2. 初中生:考试前,老师告诉我们要守庚申,做好充分的复习准备。3. 高中生:出门旅行要守庚申,注意安全,不要随便相信陌生人。4. 大学生:在大城市生活要时刻保持守庚申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