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束
pò shù
  • 拼 音:pò shù
  • 注 音:ㄆㄛˋ ㄕㄨ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束缚,不得伸展。 汉 刘桢 《失题》诗之一:“隐生寘翳林,倥偬自迫束。” 晋 司马彪 《赠山涛》诗:“今者絶世用,倥偬见迫束。”
    (2).谓狭窄地段。 清 刘大櫆 《游碾王峡记》:“溪水自西北奔入,每往益杀,其中旁陷迫束,水激而鸣声琮然为跳珠喷玉之状。”

  • 基本含义
    指被迫限制或束缚,无法自由行动。
  • 详细解释
    迫束是由“迫”和“束”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迫指强迫、逼迫,束指束缚、限制。迫束形容人被迫受到限制,无法自由行动。
  • 使用场景
    迫束常用于形容人在某种情况下受到限制或束缚,无法自由发挥自己的能力或行动。
  • 故事起源
    迫束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战国策·齐策四》中的一个故事。相传齐国有个名叫齐悼公的国君,他在位时非常暴虐,百姓苦不堪言。有一次,齐悼公的大臣齐宣公为了保护百姓,上书请求齐悼公尽快改善国家政策。然而,齐悼公对此不以为意,还将齐宣公迫害致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权力者任意迫害百姓时,百姓会受到迫束,无法自由行动。
  • 成语结构
    迫束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迫是动词,束是宾语。
  • 例句
    1. 他因为经济问题迫束在家,无法参加朋友的聚会。2. 这个项目的进展受到了各种限制,我们被迫束手束脚。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迫束的发音“pò shù”与“迫害束缚”进行联想,帮助记忆其基本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迫束相关的成语,如“束手无策”、“束缚自己”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迫束。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因为生病被迫束缚在家,无法参加同学的生日派对。初中生:考试期间,学生们被迫束缚在教室里复习,无法外出娱乐。高中生:学生会主席因为学校规定被迫束缚在岗位上,无法参加自己的毕业舞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