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中之对
ní zhōng zhī duì
  • 拼 音:ní zhōng zhī duì
  • 注 音:ㄋㄧˊ ㄓㄨㄙ ㄓㄧ ㄉㄨㄟ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郑玄 家奴婢皆读书,尝使一婢不称旨,将挞之,方自陈説。 玄 怒,使人曳箸泥中。须臾,復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两婢子问答皆援引《诗经》。后用为掉文之典实。 清 珠泉居士 《续板桥杂记·丽品》:“每一掉文,如 匡 説解颐,不数 郑 家婢泥中之对也。”

  • 基本含义
    指两个人或事物相互依附、相互依存,无法分离。
  • 详细解释
    成语“泥中之对”来源于汉代张衡的《西京杂记》:“泥中之对,膏中之鱼。”意为两个人或事物之间的关系如同泥中的对子、膏中的鱼,彼此相互依附、相互依存,无法分离。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两个人或事物关系密切,相互依赖,无法分割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的关系、兄弟之间的情谊等。
  • 故事起源
    据说,张衡在《西京杂记》中写了一篇关于泥和膏的对比文章,其中提到了泥中之对和膏中之鱼。这个成语就是从这篇文章中被引用并广为流传开来的。
  • 成语结构
    泥中之对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其中“泥中”表示泥土中,指两个人或事物相互依附;“之对”表示相互的关系。
  • 例句
    1. 他们俩是泥中之对,一起经历了许多困难,关系非常密切。2. 这对兄弟是泥中之对,从小一起长大,互相扶持。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泥中之对”与两个人手牵手的形象联系起来,形象化地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1. 了解更多关于成语的故事和用法,拓宽自己的成语知识。2. 学习其他和关系、依存相关的成语,如“形影不离”、“相依为命”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们是泥中之对,一起玩耍,互相帮助。初中生:他们两个是泥中之对,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会互相支持。高中生:这对情侣是泥中之对,彼此相互依赖,无法分离。大学生:他们是泥中之对,一起经历了许多困难,关系非常密切。成年人:这对兄弟是泥中之对,从小一起长大,互相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