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套
sú tào
  • 拼 音:sú tào
  • 注 音:ㄙㄨˊ ㄊㄠ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释义]
    (1) (名)习俗上常见的使人感到无聊的礼节。
    (2) (名)陈旧的格调。
    [构成]
    偏正式:俗(套
    [例句]
    不落俗套。(作宾语)

  • 英文翻译

    1.conventional pattern; convention

  • 详细解释

    ◎ 俗套,俗套子 sútào,sútàozi
    [conventional pattern;convention] 世俗的习惯和礼节
    不落俗套
    (1).世俗的习惯和礼节。《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元来民间有个俗套,恐怕小儿养不大,常把贱物为名,取其易长的意思,因此每每有‘牛儿’、‘狗儿’之名。”《儒林外史》第四八回:“ 余大先生 道:‘ 玉 兄,二十年闻声相思,而今才得一见。我和你只论好弟兄,不必拘这些俗套。’” 赵树理 《李有才板话》七:“ 广聚 还要讲俗套, 老杨 同志道:‘这是制度,不能随便破坏!’”
    (2).陈旧的格调、程式。 茅盾 《锻炼》二四:“你这房子很幽静,摆设呢,也还不落俗套。” 巴金 《文学的激流永远奔腾》:“在艺术上都不甘于蹈袭旧的俗套,而是努力探索。” 韦君宜 《心中的楷模》:“这两个字用在他身上绝非一般悼文的俗套,正是我心中切实的感受。”

  • 基本含义
    指陈旧、陈腐、缺乏创新的言语、行为或观念。
  • 详细解释
    俗套是指在语言、行为或思维等方面,重复使用陈旧、缺乏新意的模式或方式。它通常表示缺乏创新和独特性,没有新鲜感和吸引力。使用俗套的人或事物常常被认为缺乏创造力和个性。
  • 使用场景
    俗套经常出现在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场合中。在口语、写作和演讲中,使用俗套可能会降低表达的效果,给人一种平庸和陈腐的感觉。因此,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俗套,而是寻求新鲜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 故事起源
    俗套一词最早出现在《红楼梦》中。在这部中国古典小说中,作者曹雪芹通过描述人物和情节,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陈腐、虚伪和俗套。从那时起,俗套一词逐渐被广泛使用,并成为了一个常见的词语。
  • 成语结构
    俗套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俗”和“套”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的演讲充满了俗套的说辞,缺乏新意。2. 这个电影的剧情太俗套了,没有什么意思。3. 别再用那些陈腐的俗套来表达你的观点了,我们要有创新的思维。
  • 记忆技巧
    要记住俗套这个词语,可以联想它与陈旧、缺乏创新的含义。你可以想象一个人穿着旧式的衣服,重复说着陈腐的话语,这样就能够帮助你记忆俗套这个词语的意思。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俗套感兴趣,你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词语,例如“陈腐”、“虚伪”、“创新”等。这些词语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俗套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笑话都是些俗套的玩笑,一点都不好笑。2. 初中生:老师讲课的时候总是用一些俗套的例子,让人觉得很无聊。3. 高中生:我不喜欢看那些俗套的言情小说,太没有新意了。4. 大学生:我们要摆脱传统的俗套思维,勇于创新和尝试新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