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眼
jù yǎn
  • 拼 音:jù yǎn
  • 注 音:ㄐㄨˋ ㄧㄢ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谓有识别事物的眼力。 宋 陆游 《冬夜对书卷有感》诗:“万卷虽多当具眼,一言惟恕可铭膺。”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考证》:“ 杜 诗中‘师曰’者,亦‘ 坡 曰’之类,但其间半伪半真,尤为淆乱惑人,此深可嘆。然具眼者,自默识之耳。”
    (2).指有眼力的人。 明 冯梦龙 《智囊补·闺智·漂母》:“ 楚 汉 皆豪杰,无一人知 信 者,虽 高祖 亦不知,仅一 萧相国 ,亦以与语故奇之,而母独识拔于邂逅憔悴之中,真古今第一具眼矣。” 清 费锡璜 《<友鸥堂集>序》:“ 叔威 诗虽不逮 李 杜 ,置之 元 、 白 、 苏 、 陆 间,则并驱争先。世有具眼不敢阿所好也。”

  • 基本含义
    形容人有眼力,能够辨别事物的好坏、真伪等。
  • 详细解释
    具眼是指人具备有识别力、眼力敏锐的能力,能够准确判断事物的好坏、真伪、优劣等。这个成语强调了人的眼力敏锐和能力强大。
  •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的眼光独到、见识广博,能够准确判断事物的优劣,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个人或团体在某个领域内有独到的见解和判断能力。
  • 故事起源
    具眼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庄子·逍遥游》中的故事。据说,有一次,庄子和他的朋友去游览山水,朋友指着一座山说:“这座山的景色美不胜收。”庄子却笑着说:“这座山的景色一般般。”朋友不解,问庄子为什么这么说。庄子回答说:“我看到的不仅是山的美景,还看到了山背后的脉络和内涵。”从此,人们用“具眼”来形容庄子的眼光独到,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和内在价值。
  • 成语结构
    具眼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具”和“眼”两个词组成,其中,“具”表示具备,有,而“眼”表示眼睛,引申为眼力,眼光。
  • 例句
    1. 他是个具眼的人,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2. 这个评委具眼,能够准确判断选手的水平。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的眼睛非常大而明亮,能够看到很远的地方,代表他具备了很强的眼力和判断力。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眼睛、视觉相关的成语,如“目不识丁”、“睁眼说瞎话”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具眼的老师,能够看出我们的问题并给出正确的答案。2. 初中生: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具眼的人,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和内在价值。3. 高中生:这位科学家具眼,他的研究成果对人类有很大的影响。4. 大学生:作为一名设计师,我需要具备具眼的能力,能够准确判断和把握市场需求。通过以上学习指南,你可以全面了解和记忆成语“具眼”,并且掌握如何正确运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