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鲁
piáo lǔ
  • 拼 音:piáo lǔ
  • 注 音:ㄆㄧㄠˊ ㄌㄨ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朴实鲁钝。亦用为谦词。《释名·释州国》:“ 鲁 ,鲁钝也,国多山水,民性朴鲁也。” 宋 岳飞 《辞少保第四札》:“臣性资朴鲁,久叨宠荣,每惧满盈,弗克负荷。”《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元年》:“而浮伪之徒……外示恬默,中实奔竞,外示朴鲁,中实姦猾。”
    朴实鲁钝。有时用为自称谦词。《隋书·地理志中》:“ 东莱 人尤朴鲁,故特少文义。” 宋 苏轼 《与迈求亲启》:“某长子 迈 ,天资朴鲁。” 明 唐顺之 《廷试策》:“纪纲弗振,则憸邪者或以矫饰取容,循良者或以朴鲁见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纤》:“缘翁盛德,乃敢遽陈朴鲁:僕有幼弟三郎,十七岁矣。”

  • 基本含义
    朴鲁形容一个人言行粗野、简单直接,缺乏修养和教养。
  • 详细解释
    朴鲁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朴指的是木头,鲁是指粗鲁。朴鲁形容一个人的言行粗野、简单直接,缺乏修养和教养。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或嘲笑那些言谈举止粗俗、不懂礼貌的人。
  • 使用场景
    朴鲁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粗鲁而缺乏修养的情况。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朴鲁来批评或嘲笑那些缺乏教养、不懂礼貌的人。
  • 故事起源
    朴鲁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春秋时期的晋国有一位叫做朴鲁的人,他是一个粗鲁而愚蠢的人,言行举止都很粗俗。他经常在公共场合说一些粗鲁的话,没有教养,缺乏修养。后来,人们就用他的名字来形容那些言行粗鲁、缺乏修养的人,形成了这个成语。
  • 成语结构
    朴鲁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的举止朴鲁,完全不懂得与人相处。2. 这个人说话太朴鲁了,一点礼貌都没有。
  • 记忆技巧
    为了记忆朴鲁这个成语,你可以将其与一个朴实无华的木头形象联系在一起。想象一个粗鲁的人正用朴鲁的木头做事情,这样你就能够更容易地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你可以继续学习其他成语,了解它们的起源和用法。同时,你还可以学习更多关于礼貌和修养的知识,以提高自己的言行举止。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行为非常朴鲁,老师常常批评他。2. 初中生:他的言谈举止十分朴鲁,没有一点教养。3. 高中生:那个学生的举止粗鲁,被同学们戏称为“朴鲁大王”。4. 大学生:我们应该注意言行举止,不要像朴鲁一样给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