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翰
wén hàn
  • 拼 音:wén hàn
  • 注 音:ㄨㄣˊ ㄏㄢ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文翰 wénhàn
    (1) [articles;literary composition]∶文章
    惠文翰凡数十首。——《三国志·孙贲传》
    (2) [official documents and correspondence]∶指公文书信
    元敬掌文翰,号称职。——《新唐书·薛收传》

  • 详细解释

    (1).文章;文辞。《晋书·刘伶传》:“未尝厝意文翰,惟著《酒德颂》一篇。” 唐 韦应物 《扈亭西陂燕赏》诗:“况逢文翰侣,爱此孤舟漾。” 清 蒋士铨 《一片石·宴阁》:“即烦他二人文翰,成我墓志。”《红楼梦》第七九回:“这 夏 家小姐十分俊俏,也略通文翰。”
    (2).公文信札。《晋书·温峤传》:“拜侍中,机密大谋,皆所参综,詔命文翰,亦悉豫焉。”《新唐书·薛收传》:“ 元敬 掌文翰,号称职。”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按 唐 旧説,礼部郎中掌省中文翰,谓之南宫舍人。”
    (3).鸟名。即锦鸡。《逸周书·王会》:“ 蜀 人以文翰。文翰者若皋鸡。” 孔晁 注:“鸟有文彩者。”

  • 基本含义
    指书信或文章。形容文采优美,才情出众。
  • 详细解释
    文翰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文”和“翰”。文指文字、文章,翰指书信、书画。文翰原指文采出众的书信或文章,后来泛指才情出众的人的作品。
  • 使用场景
    文翰一词多用于形容文学作品或才情出众的人的文章。可以用来赞美别人的才华,也可以用来形容自己的作品优美。
  • 故事起源
    文翰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文王》中,原意是指古代文人的书信和文章。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为形容文采出众的人的作品。
  • 成语结构
    成语“文翰”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他的文章真是一封封文翰,读来令人陶醉。2. 这篇论文的文采真是文翰之作,堪称经典。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文翰”与优美的文章、才情出众的人联系在一起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写一封精美的书信或一篇出色的文章,形容他的作品就是一封封文翰。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文学和才情有关的成语,如“文采飞扬”、“才子佳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写的作文被老师夸奖为一篇文翰之作。2. 初中生:他的诗歌作品堪称文翰,颇受同学们的喜爱。3. 高中生:这篇文章的文采真是文翰之作,读来令人陶醉。4. 大学生:他的小说以其独特的文翰之美吸引了无数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