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蒿
tóng hāo
  • 拼 音:tóng hāo
  • 注 音:ㄊㄨㄙˊ ㄏㄠ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蔬菜名。属草本植物。 元 王祯 《农书》卷八:“同蒿者,叶緑而细,茎稍白,味甘脆,春二月种,可为常食,秋社前十日种,可为秋菜。”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一·同蒿》:“同蒿八九月下种,冬春采食肥茎。花、叶微似白蒿,其味辛甘,作蒿气。四月起薹,高二尺餘。开深黄色花,状如单瓣菊花。一花结子近百成球,如地菘及苦蕒子,最易繁茂。此菜自古已有, 孙思邈 载在《千金方》菜类,至 宋 嘉祐 中始补入《本草》,今人常食者。”

  • 基本含义
    同蒿是一个古代的成语,意为“同在一个地方生长”,也可引申为“志同道合”。
  • 详细解释
    同蒿一词源自宋代陆游的词作《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同蒿共剪寻常路,风雨同舟是兄弟。”这句词作表达了两个人志同道合、情投意合的意思。后来,同蒿逐渐演变成成语,用来形容人们在某种共同目标或利益下结成的团结一致的关系。
  • 使用场景
    同蒿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朋友之间的关系或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可以用于表达人们在共同的事业或利益下相互支持、携手合作的情景。
  • 故事起源
    同蒿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陆游的词作中,后来被广泛使用并成为一个常见的成语。陆游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词作以写景抒怀、抒发情感为主,常常表达对自然和人情的感慨和思考。
  • 成语结构
    同蒿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同”为形容词,表示相同或一致,“蒿”为名词,指一种多年生植物。
  • 例句
    1. 他们在困难时期同蒿共剪,真是一对好朋友。2. 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就像同蒿共剪,互相支持、共同前进。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同蒿共剪”这个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两个人手拉手在一片蒿草丛中共同剪蒿,表示他们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目标下进行合作。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友谊、合作相关的成语,如“同舟共济”、“志同道合”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同蒿共剪,一起完成了作业。2. 初中生:同学们在比赛中同蒿共剪,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3. 高中生:我们班同学之间同蒿共剪,共同为毕业考试努力奋斗。4. 大学生:在团队项目中,我们同蒿共剪,成功完成了任务。5. 成年人:朋友之间要相互理解、同蒿共剪,才能建立真正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