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魄
shǔ pò
  • 拼 音:shǔ pò
  • 注 音:ㄕㄨˇ ㄆㄛ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犹 蜀 魂。 唐 司空图 《注愍征赋述》:“其寓词之哀怨也,復若血凝 蜀 魄,猿断 巫峰 。” 唐 李咸用 《题王处士山居》诗:“ 蜀 魄叫迴芳草色,鷺鶿飞破夕阳烟。” 宋 张泌 《南歌子》词:“岸柳拖烟緑,庭花照日红。数声 蜀 魄入帘櫳。” 元 施惠 《幽闺记·英雄应辟》:“短亭长亭程程去,知几驛。逆旅中过寒食。见点点残红飞絮白,夕阳影里啼 蜀 魄。”参见“ 蜀魂 ”。

  • 基本含义
    指人死后灵魂所寄托的地方,也可指人离开后留下的气息或痕迹。
  • 详细解释
    蜀魄一词源自古代中国的神话传说,相传蜀国君主刘备去世后,他的灵魂寄托在蜀地,成为蜀魄。因此,蜀魄成为了泛指人死后灵魂所寄托的地方的象征。
  • 使用场景
    蜀魄一词多用于形容离别或离世后的思念和回忆,也可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物品上留下的气息或痕迹。常用于文学作品、诗歌、歌曲等艺术创作中,表达对故乡或逝去的人的思念之情。
  • 故事起源
    蜀魄一词的起源与中国古代蜀国君主刘备有关。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创立者,他在世时以仁德而著称。刘备去世后,人们认为他的灵魂寄托在他生前统治的蜀地,成为了蜀魄。这个传说逐渐演变成了成语“蜀魄”,用来比喻人死后灵魂所寄托的地方。
  • 成语结构
    蜀魄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蜀”是指蜀国,也可泛指蜀地,而“魄”则指灵魂的寄托之地。
  • 例句
    1. 他离开这个城市已经很久了,但仍然在每个角落留下了浓厚的蜀魄。2. 离别之后,我常常在梦中回到故乡,感受那里的蜀魄。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刘备和蜀国相关的历史故事来记忆“蜀魄”这个成语。想象刘备离世后灵魂寄托在蜀地,成为了蜀魄的形象,将其与成语的发音和含义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如果对蜀国和刘备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蜀汉历史和三国时期的故事,深入了解蜀魄成语的背景和涵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离开家乡后,我常常在心里想念那里的蜀魄。2. 初中生:读了一本关于故乡的小说,感受到了作者对故乡蜀魄的思念之情。3. 高中生:离别后,我常常在梦中回到故乡,感受那里的蜀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4. 大学生:在异地求学的日子里,我常常思念着家乡的蜀魄,希望能早日回到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