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忠
nà zhōng
  • 拼 音:nà zhōng
  • 注 音:ㄣㄚˋ ㄓㄨㄙ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献纳忠心;效忠。《汉书·司马迁传》:“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后汉书·宦者传论》:“至 元帝 之世, 史游 为黄门令,勤心纳忠,有所补益。”《明史·宋思颜传》:“他日又进曰:‘ 句容 虎为害,既捕获,宜除之,今豢养民间何益?’ 太祖 欣然,即命杀虎。其随事纳忠类如此。”

  • 基本含义
    纳忠是指接纳忠诚之心,表示欣然接受忠诚和忠心的人。
  • 详细解释
    纳忠是一个四字成语,由“纳”和“忠”两个字组成。纳指接纳、收纳,忠指忠诚、忠心。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欣然接受忠诚之心,表示对忠诚和忠心的人表示赞赏和欣赏。
  • 使用场景
    纳忠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对忠诚和忠心的态度和行为。可以用来赞扬一个人对工作、家庭或朋友的忠诚和奉献精神。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组织或国家对忠诚员工或公民的重视和赞赏。
  • 故事起源
    纳忠这个成语的故事源自于《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32年,鲁国国君僖公在位时,有一位名叫子贡的臣子,他忠心耿耿,言行举止都体现了对国家的忠诚。僖公非常欣赏子贡的忠诚之心,因此使用了“纳忠”这个成语来形容对子贡的赞赏和接纳。
  • 成语结构
    纳忠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纳”和宾语“忠”组成。
  • 例句
    1. 他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公司最纳忠的员工。2. 这个国家对于忠诚的公民非常纳忠。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纳忠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张开双臂,欢迎和接纳一个忠诚的人,表示对他的赞赏和欣赏。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忠诚相关的成语,如“忠心耿耿”、“忠贞不渝”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成为一个纳忠的好学生。2. 初中生:作为一名团员,我要时刻保持纳忠的态度,为集体做出贡献。3. 高中生:只有纳忠的人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获得成功。4. 大学生:我希望将来能成为一个纳忠的企业家,为社会做出贡献。5. 成年人:作为一名公民,我们应该对国家保持纳忠的态度,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