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筝
míng zhēng
  • 拼 音:míng zhēng
  • 注 音:ㄇㄧㄥˊ ㄓㄥ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筝。弹拨乐器。 南朝 梁简文帝 《筝赋》:“陈宝器於紈罗,抚鸣筝而动曲。” 唐 李白 《春日行》:“佳人当窗弄白日,絃将手语弹鸣筝。” 王鼎 《焚椒录》引 辽 萧观音 《回心院》词:“张鸣筝,恰恰语娇鶯。一从弹作房中曲,常和窗前风雨声。”
    (2).弹筝。 明 唐顺之 《永年公馆夜宿》诗:“静院无朋休对酒,高楼有女独鸣筝。”

  • 基本含义
    指弹奏筝琴,表示发出美妙的音乐声音。
  • 详细解释
    鸣筝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鸣”指发出声音,“筝”是一种古代的弹拨乐器,类似于现代的古筝。鸣筝意味着通过弹奏筝琴发出美妙的音乐声音,比喻文采斐然或表达出色。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音乐、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表现出色,也可以用来形容人才出众、才华横溢。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故事。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叫屈原的楚国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屈原在楚国宫廷中受到排挤后,感到非常失落和沮丧,于是决定放弃官职,离开宫廷。他来到了一座山上,靠近一条大江。在那里,他弹奏筝琴,发出了悲伤而动人的音乐声。这个故事传承下来,成为了鸣筝这个成语的来源。
  • 成语结构
    鸣筝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鸣”和名词“筝”组成。
  • 例句
    1. 她的琴艺高超,一曲鸣筝让人陶醉其中。2. 这位年轻的作家鸣筝的才华令人惊叹。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正在演奏一曲美妙的乐曲,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这样就能够记住“鸣筝”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音乐、艺术相关的成语,如“琴瑟和鸣”、“画龙点睛”等,来丰富自己的汉语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的朋友在音乐学校学习鸣筝,她的琴艺非常好。2. 初中生:这位小提琴家在音乐比赛中鸣筝,赢得了大家的喝彩。3. 高中生:这位年轻的作曲家通过鸣筝,将自己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