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气候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流沙、石砾、戈壁、泥滩等植被贫乏、降水稀少地区的极端干燥的气候。

  • 详细解释


     荒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5°~50°的地带内。在纬度15°~35°间,由于副热带高压及由此发源的偏东信风影响,空气下沉增温,偏东信风由高纬向低纬也逐渐增温,空气中水汽远离饱和点,很难成云致雨,因此形成炎热干燥的热带、亚热带荒漠气候。例如,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南部的卡拉哈迪沙漠、阿拉伯荒漠,伊朗荒漠和澳大利亚荒漠等。中国在这个纬度间,由于西部青藏高原的隆起,东部受季风影响,气候完全不同。纬度35°~50°间为西风带控制,大陆西岸由海入陆的气流性质温湿,带来丰沛的降水,但几经地形抬升和长途跋涉,空气含水量锐减,再加之在山脉背风面有持续的下沉增温作用,就在内陆形成干燥少雨、寒暑交替的温带荒漠气候。例如,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腹地的荒漠。低纬大陆西岸沿海有冷流经过,海面空气冷却而变得稳定,湿度虽高却难形成降水,在沿岸形成多雾的荒漠气候,此以南美洲秘鲁沿岸最为典型。荒漠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①空气干燥,终年少雨或无雨。荒漠地区年降水量一般少于250毫米,愈向荒漠中心,降水愈少,同时降水多为阵性。例如,中国塔克拉玛干沙漠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其东部和中部不足25毫米。

    ②气温、地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荒漠地区多晴天,日照时间长,植被稀疏或无植被,在强烈日照下,白天急剧升温,夜间因强烈辐射冷却而急剧降温。因此,日较差大。荒漠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同纬度其他地区大得多,热带荒漠地区可达 10~20℃,温带荒漠地区可达 30~40℃以上。多雾荒漠气候地区温度变化较为和缓。

    ③风沙活动频繁。荒漠地区多风,地表干燥、裸露,沙砾易被吹扬,常形成沙暴,这种现象在冬春季节尤为突出。

    在荒漠中水源充足的地方会出现绿洲,形成独特的局地气候,利于农业生产。

  • 基本含义
    形容环境荒凉、人迹罕至的情况
  • 详细解释
    荒漠气候是由“荒漠”和“气候”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荒漠指的是干旱、贫瘠、缺乏生命力的地方,而气候则指的是地区的天气条件。荒漠气候形容的是一个地方环境荒凉,人迹罕至,几乎没有生命存在的情况。
  • 使用场景
    荒漠气候常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的荒凉、孤寂,或者某个环境的冷清、荒无人烟。
  • 故事起源
    荒漠气候的起源并无具体的故事,它是根据“荒漠”和“气候”两个词的意义组合而成的成语。荒漠气候的形象描述了一个人迹罕至、荒凉贫瘠的环境,可以让人们更加直观地理解这种情况。
  •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1. 这个地方太偏远了,完全是荒漠气候,没人愿意来。2. 这片土地荒芜贫瘠,处处都是荒漠气候的痕迹。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置身于一个荒凉贫瘠、人迹罕至的荒漠之中,感受到那种寂寞、孤独的气氛,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有关荒漠地区的书籍、观看相关纪录片等来进一步了解荒漠气候的真实情况,了解荒漠地区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片土地太荒漠气候了,没有水源,也没有植物。2. 初中生:这个城市的郊区地带一直是荒漠气候,很少有人居住。3. 高中生:这个国家的北部地区是典型的荒漠气候,几乎没有任何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