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卡托
mò kǎ tuō
  • 拼 音:mò kǎ tuō
  • 注 音:ㄇㄛˋ ㄎㄚˇ ㄊㄨㄛ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512-1594)荷兰地图学家。第一个设计了将地球表面描绘在平面上的投影方法,即墨卡托投影,使航海者能运用直线导航,不需要转换罗盘方向。编制的《墨卡托地图集》代表了16世纪西方地图的成就。

  • 基本含义
    指人物形象、事物状态等极其黑暗、糟糕,没有一丝光明和希望。
  • 详细解释
    墨卡托源自法语"Mauvais Quart d‘heure",意为“糟糕的一刻钟”。墨卡托常用来形容黑暗、困难、绝望的状态,没有任何希望和出路。
  • 使用场景
    墨卡托常用于形容人生、工作、学习中遇到的困境和挫折,表达对困难处境的无奈和无法摆脱的感受。
  • 故事起源
    墨卡托最早出现在法国文学作品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引入到中文中。
  • 成语结构
    墨卡托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这个项目的进展一直墨卡托,我们需要想办法解决问题。2. 在经历了一连串的墨卡托后,他终于看到了曙光。3.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墨卡托的时刻,但是我们要坚持下去。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墨卡托”与黑暗、困难的状态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墨卡托就是一个黑暗、没有希望的时刻。
  • 延伸学习
    学习其他与墨卡托相似的成语,如“墨守成规”、“墨守旧规”等,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昨天的考试墨卡托,没考好。2. 初中生: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墨卡托的难题,我一直都解不出来。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我感觉自己陷入了一片墨卡托之中。4. 大学生:找工作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段墨卡托的时期,但是我并没有放弃,最终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