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阸
pò è
  • 拼 音:pò è
  • 注 音:ㄆㄛˋ ㄜ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见“ 迫阨 ”。

  • 基本含义
    指处境困难、无路可退,迫不得已的境地。
  • 详细解释
    迫阸是指人处于困境中,面临无法回头的局面,已经没有退路可选。形容人陷入绝境,无法挣脱。
  • 使用场景
    迫阸常用于描述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遇到困难时的无奈和无法逃避的境地。可以用来形容面临重大抉择时的困惑和无助,也可以形容身处危险中无法脱身。
  • 故事起源
    迫阸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襄公四年》:“狄人迫阸,臧文仲救之。”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当时狄人因为遭受攻击而陷入危险境地,但臧文仲为了救他们,不顾自己的安危,冒着生命危险前去救援。这个故事表达了臧文仲无论如何都要帮助狄人的决心和无法退缩的精神。
  • 成语结构
    迫阸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其中“迫”表示被逼迫,被迫害,“阸”指困境、险境。
  • 例句
    1. 在工作中,我们有时会遇到迫阸的情况,但只要坚持努力,就能找到解决的方法。2. 面对学习的压力,我们不能被迫阸所困,要积极寻求帮助和解决办法。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迫阸的发音与“破碎”联想在一起,表示处于困境的状态,无法挽回。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困境相关的成语,如“穷途末路”、“岌岌可危”等,来扩展对困境和无法逃避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数学考试中遇到了迫阸,不知道该如何解题。2. 初中生:面对学业和社交的双重压力,我感到迫阸,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3. 高中生:考试成绩不理想让我感到迫阸,但我决定努力复习,争取取得好成绩。4. 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让我感到迫阸,但我会继续努力寻找机会。5. 成人:面对经济困难和家庭压力,我感到迫阸,但我相信只要努力,一定能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