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令
kòu lìng
  • 拼 音:kòu lìng
  • 注 音:ㄎㄡˋ ㄌㄧㄥ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御寇的号令。《国语·吴语》:“今君王不察,盛怒属兵,将残伐 越国 。 越国 固贡献之邑也,君王不以鞭箠使之,而辱军士使寇令焉。” 韦昭 注:“若御寇之号令。”

  • 基本含义
    指敌寇的命令,也用来比喻坏人的命令或不义之举。
  • 详细解释
    寇令一词源于古代战争时期,寇指敌寇或盗匪,令指命令。寇令原本是指敌寇的命令,后来也用来比喻坏人的命令或不义之举。成语中的“寇令”强调了命令的不正当性和邪恶性质。
  • 使用场景
    常用于贬义的语境中,用来形容坏人的命令或不义之举。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违背道德原则的行为,或者指责那些为非作歹的人。
  • 故事起源
    故事起源不详。
  • 成语结构
    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这个坏人发布的寇令,让人民陷入了深深的苦难之中。2. 他的所作所为就像是一个寇令,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寇令”理解为“坏人的命令”,通过这种联想记忆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寇令”相似含义的成语,如“强人所难”、“不义之财”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坏人发布的寇令让大家都很害怕。2. 初中生:我们要警惕那些发布寇令的人,保护自己的权益。3. 高中生:寇令是社会的毒瘤,我们应该坚决抵制。4. 大学生:坚守正义,不受寇令的蛊惑。5. 成年人:我们要共同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不让寇令获得任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