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声屏息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liǎn shēng bǐng xī ㄌㄧㄢˇ ㄕㄥ ㄅㄧㄥˇ ㄒㄧ

    敛声屏息(斂聲屏息) 

    见“ 敛声屏气 ”。

  • 基本含义
    形容在紧张、激动或震惊的情况下保持安静,不敢出声。
  • 详细解释
    敛声屏息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敛声指的是收敛声音,不出声;屏息指的是屏住呼吸。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某种紧张、激动或震惊的情况下,为了表达敬畏或恐惧而保持安静,不敢出声,甚至连呼吸都屏住的状态。
  • 使用场景
    敛声屏息常用于描述人们在观看重要场合、紧张局势或关键时刻时的行为表现。例如,当观众在观看一场精彩的比赛时,他们可能会敛声屏息,紧张地等待结果的揭晓。又如,当听到重大消息或遭遇突发事件时,人们也会敛声屏息,静静地等待进一步的发展。
  • 故事起源
    敛声屏息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物》一章中。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在这一章中讲述了一个故事:楚国有一位叫做颜阖的人,他曾经因为害怕被人发现而敛声屏息。这个故事被后人引用,并逐渐演变成为了一个成语。
  • 成语结构
    敛声屏息是一个由动词“敛声”和动词“屏息”组成的成语。
  • 例句
    1. 在比赛的最后关头,观众们敛声屏息,紧张地等待着决定胜负的一刻。2. 当听到领导的重要讲话时,大家都敛声屏息,认真倾听。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敛声屏息这个成语:1. 将敛声想象成人们收敛声音,不敢出声的状态。2. 将屏息想象成人们屏住呼吸的动作。3. 可以创造一些情境,例如比赛、重要讲话等,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使用场景。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情感、行为相关的成语,例如“惊弓之鸟”、“画蛇添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看到老师生气了,同学们都敛声屏息,不敢发出声音。2. 初中生:在考试的时候,教室里敛声屏息,只能听到铅笔在纸上划过的声音。3. 高中生:听到了班主任要宣布的重要消息,全班同学都敛声屏息,等待着他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