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云
shū yún
  • 拼 音:shū yún
  • 注 音:ㄕㄨ ㄧㄨㄣ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古代观察天象以占吉凶,并加以记录。语本《左传·僖公五年》:“公既视朔,遂登观臺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 杨伯峻 注:“云物,古有两义。《太平御览》八引《左传》旧注云:‘云,五云也;物,风、气、日、月、星、辰也。’是分云、物为二。然《周礼·春官·保章氏》云:‘以五云之事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 郑众 、 郑玄 皆谓云物即云色。五云之色者,青、白、赤、黑、黄五色也。 杜 注亦云:‘云物,气色灾变也。’其义亦同两 郑 ,是以云物为一。盖古礼,国君於二分二至及四立之日,必登臺以望天象(或日旁云气之色),占其吉凶而书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占者,覘也。星辰飞伏,伺候乃见,登观书云,故曰占也。”
    (2). 宋 人诗文多以“书云”指冬至。 宋 李曾伯 《雪夜不寐偶成》诗:“底事阳和尚未回,书云已久未逢梅。” 宋 洪迈 《容斋四笔·用书云之误》:“今人以冬至日为书云,至用之於表启中。虽前辈或不细考,然皆非也…… 汉明帝 永平 二年春正月辛未,宗祀 光武 毕,登 灵臺 观云物,尤为可证。”

  • 基本含义
    形容书籍极多,如云彩一样密集。
  • 详细解释
    成语“书云”指的是书籍非常多,像云彩一样密集。形容书籍数量众多,如同云朵一样遮天蔽日。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图书馆、书店或个人藏书极多的情况下。也可用来形容某人的知识渊博,学识丰富。
  • 故事起源
    据传,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唐朝时期。有一位名叫石崇的人,他非常喜欢读书,家中藏书众多。他的书籍堆积如山,如云朵一般密集,因此形成了这个成语。
  •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这家书店的藏书量真是书云,让人目不暇接。2. 那位学者的书房里摆满了书云,他的学识可见一斑。
  • 记忆技巧
    可以用“书如云”来记忆这个成语,形象地表示书籍数量众多,如同云朵一样密集。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书籍相关的成语,如“满纸春风”、“纸上谈兵”等,可以进一步丰富对中国文化和语言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书包里有书云,每天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书。2. 初中生:学校图书馆里的书云让我目不暇接,我每天都能找到新的书籍阅读。3. 高中生:我喜欢去书店,因为那里有书云,我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书籍。4. 大学生:我的导师的书房里摆满了书云,他的学识真是令人敬佩。5. 成人:我在家里建了一个小图书馆,里面的书云让我感到无限的知识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