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戎
shì róng
  • 拼 音:shì róng
  • 注 音:ㄕㄧˋ ㄖㄨㄙ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从事战争。 唐 柳宗元 《封建论》:“列侯骄盈,黷武事戎。”

  • 基本含义
    指参与战争、军事行动。
  • 详细解释
    事戎是由“事”和“戎”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事”意为从事、参与,“戎”意为战争、军事。事戎的含义是指参与战争、军事行动,特指投身于军旅事务,积极从事军事活动。
  • 使用场景
    事戎多用于形容人积极参与军事行动,投身于军旅事务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人勇敢无畏,迎接挑战,敢于冲锋陷阵的精神。
  • 故事起源
    事戎这个成语来源于《诗经·小雅·鹿鸣之什·鹿鸣》:“鹿鸣于野,麀鹿鸣乎哉?草木有本,人知其意。”其中,“鹿鸣”比喻战争的爆发,“麀鹿鸣”则是指人们应该积极参与战争,投身于军旅事务。后来,这个意象被引申为成语“事戎”。
  • 成语结构
    事戎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事”和名词“戎”组成。
  • 例句
    1. 他一直梦想着能够事戎沙场,为国家做出贡献。2. 这个年轻人勇敢无畏,积极事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军人。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事战”谐音来记忆这个成语。事戎中的“戎”与“战”谐音,表示参与战争、从事军事活动。
  • 延伸学习
    如果对军事方面感兴趣,可以学习相关的军事历史知识,了解战争的发展和影响。也可以学习相关的军事战略和战术,提升自己的军事素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爷爷曾经事戎沙场,保卫了我们的家园。2. 初中生:他立志要成为一名军人,为国家事戎。3. 高中生:在历史课上,老师讲解了很多关于事戎的故事,让我们深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