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夷
táng yí
  • 拼 音:táng yí
  • 注 音:ㄊㄤˊ 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古代传说中的猛兽,皮坚厚,可制甲。后因借以称良甲。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越王 乃被唐夷之甲,带步光之劒,杖屈卢之矛。”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裹一顶红巾,珍珠如糝饭;甲掛唐夷两副,靴穿抹緑。” 凌景埏 校注:“唐夷,就是‘唐猊’,古代一种凶猛的野兽,用它的皮製甲,非常坚厚。后来一般就用‘唐夷’作为甲的代词。”

  • 基本含义
    指古代中国对外族人的称呼,也用来形容与自己文化、风俗不同的人。
  • 详细解释
    唐夷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唐”指的是中国的唐朝,而“夷”则代表外族人。唐朝时期,中国曾经与多个外族进行了交流和往来,其中包括了一些与中国文化、风俗不同的民族。因此,“唐夷”一词形容了与自己文化、风俗不同的人。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与自己文化、风俗不同的人,可以用于描述外国人、外籍华人或者其他民族的人。它有时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个人对于陌生事物的反应或态度。
  • 故事起源
    唐夷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唐朝与丝绸之路上的多个国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贸易,这些国家的人民与中国人有着不同的文化、风俗和习惯。因此,中国人开始用“唐夷”来形容这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 成语结构
    成语“唐夷”由两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 例句
    1. 他是个唐夷,对中国文化一无所知。2. 那个外国人对中国的传统习俗感到很好奇,真是个典型的唐夷。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唐夷”这个成语与唐朝的历史联系起来,想象唐朝时期中国与外族人的交流,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唐朝的历史,以及唐朝与外族的交流情况,可以更好地理解“唐夷”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来了一个唐夷同学,他的文化和我们有些不同。2. 初中生:他们是唐夷,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我们完全不同。3. 高中生:在国际学校里,我结交了许多唐夷朋友,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