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词
pǐn cí
  • 拼 音:pǐn cí
  • 注 音:ㄆㄧㄣˇ ㄘ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旧称词类为“品词”。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一个学生很熟地背出文法上品词的名称来。” 郭沫若 《今昔集·日本民族发展概观》:“﹝ 日本 ﹞从 中国 楷书的一部分借过去造成五十音‘片假名’(楷书字母),又从草书的一部分借过去造成‘平假名’(草书字母),再直接借用些 中国 的各种品词,而加上他所固有的语尾,于是便形成了 日本 人现在的文字。”

  • 基本含义
    指言辞或文章的质量好坏,品味高低。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修养和品质。
  • 详细解释
    品词是由“品”和“词”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品”表示品质,指的是好坏的程度;“词”表示言辞或文章。品词一词原本用来评价文章的质量,后来也引申为评价人的修养和品质。
  • 使用场景
    品词常用于文学评论、语言文化教学以及修养评价等场景。可以用来表达对文章的赞美或批评,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修养和品质。
  • 故事起源
    品词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卷八十四·吕不韦列传》中。吕不韦是秦朝的丞相,他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对于文章的品质要求也很高。他曾经对人说:“我欲使人视我之文,如品词之美。”这句话意思是他希望别人看他的文章时能够像评价文章的品质一样赞美他的文笔。
  • 成语结构
    品词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的文章品词高雅,令人赞叹不已。2. 这篇作文的品词不够精细,需要再修改一下。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品词”理解为评价文章的标准,品质好的文章就是“品词”高的文章。可以通过反复阅读和使用这个成语来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除了品词,还有许多与文章相关的成语,如“文采飞扬”、“字斟句酌”等。可以进一步学习这些成语,提升对文章质量的评价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的作文品词很好,我很开心。2. 初中生:我喜欢读那些品词高雅的诗歌。3. 高中生:我在写作文的时候努力提升品词水平,希望能够写出优秀的文章。4. 大学生:在大学里学习文学批评时,我们经常讨论文章的品词和表达方式。5. 成年人:读书是提升自己品词的好方法,我每天都保持阅读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