迕逆
wǔ nì
  • 拼 音:wǔ nì
  • 注 音:ㄨˇ ㄋ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违逆。《陈书·傅縡传》:“何得见佛説而信顺,在我语而迕逆!”
    (2).引申谓对父母不孝。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姊妹易嫁》:“母即向次女曰:‘迕逆婢不遵父母命,今欲以儿代姊,儿肯行否?’” 茅盾 《动摇》一:“我气急了,说了他一句迕逆,他直跳起来,放了那么一大堆的混账话--你亲自问他去!”

  • 基本含义
    违背、不顺从
  • 详细解释
    违背正常的规定或行为,不顺从命令或规则。形容态度或行为不合乎常理,违反道德或法律。
  •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不遵守规则、不听从命令或违反道德的行为,用来批评或警示他人。
  • 故事起源
    《尔雅》中有“迕逆”一词,意为违背、不顺从。
  • 成语结构
    动宾结构。
  • 例句
    1. 他的行为违背了公司的规章制度,被公司开除了。2. 这个孩子太违逆了,经常不听父母的话。
  •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违背”和“逆来顺受”,表示违背常理的行为。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相关成语如“违心”、“违法乱纪”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违逆了老师的命令,被罚站了一节课。初中生:他的违逆行为引起了老师的批评和警告。高中生:他的违逆行为导致他失去了许多机会。大学生:违逆规则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良后果,要谨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