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节
jiǎo jié
  • 拼 音:jiǎo jié
  • 注 音:ㄐㄧㄠˇ ㄐㄧㄝ 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违背节令。 南朝 梁 何逊 《咏春雪寄旅人治书思澄》:“咸言不适时,安知非矫节。”
    (2).矫情。 唐 白居易 《得甲为将以箪醪投河命众饮之或非其矫节判》:“苟臧否之必由,何古今之有异?非其矫节,是不知言。”
    (3).高尚的节操。 明 何景明 《结肠赋》:“君矫节而抗行兮,屡违时而摈损。”
    (4).假托君命。节,符节。 清 方苞 《灌婴论》:“故矫节闭殿,莫敢齟齬,以生得失。”

  • 基本含义
    指纠正自己的错误或不良行为,使之符合道德准则。
  • 详细解释
    矫节一词源于《荀子·劝学》:“凡人之性,皆好勇,喜矫节。”意即人的天性都喜欢勇敢,喜欢纠正自己的错误和不良行为。矫节的含义是指通过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使自己符合道德准则。
  • 使用场景
    矫节常用于教育、道德或行为规范的讨论中。可以用来鼓励人们主动改正错误,追求道德高尚的行为。
  • 故事起源
    关于矫节的故事来源较少,但这个词语的含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直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重视道德修养,注重个人的自我约束和修正,因此矫节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
  • 成语结构
    矫节的结构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
  • 例句
    1. 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立即矫节改正。2.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矫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得笔直、胸前挺得很骄傲,这个人正在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矫节相关的成语,如“矫枉过正”、“矫情”等,以加深对矫节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好好学习,努力矫节,争取考上好的中学。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要带头矫节,做一个优秀的榜样。3. 高中生:面对诱惑,我们应该矫节自己,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4. 大学生:大学生活中,我们要矫节自己,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