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端
píng duān
  • 拼 音:píng duān
  • 注 音:ㄆㄧㄥˊ ㄉㄨㄢ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平正,端正。 汉 贾谊 《新书·等齐》:“事诸侯王或不廉洁平端,以事皇帝之法罪之。”《后汉书·宦者传论》:“亦有忠厚平端,怀术纠邪;或敏才给对,饰巧乱实;或借誉贞良,先时荐誉。” 唐 柳宗元 《斩曲几文》:“亘为栋楹,齐为閫閾,外隅平端,中室谨飭。”

  • 英文翻译

    1.flush end

  • 基本含义
    平稳而端正,指人的品质和行为举止端正,没有偏差。
  • 详细解释
    平端是指人的品质和行为举止端正,没有偏差。平指平稳、平和,端指正直、端庄。这个成语形容人的品行端正,行为稳定,不偏不倚,不做出任何偏离道义的事情。
  • 使用场景
    平端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质和行为举止非常端正,没有任何偏差。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的高尚品质和正直行为,也可以用来劝告人要保持自己的品行端正,不做出任何不合道义的事情。
  • 故事起源
    关于平端的故事并不是很多,但它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儒家注重人的修养和道德品质,强调要保持内心的平稳和行为的端正,以达到和谐的社会关系和个人的完善。因此,平端这个成语在儒家文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成语结构
    平端是一个形容词+形容词的结构,平指平稳、平和,端指正直、端庄。两个形容词合并在一起,形容一个人的品质和行为举止非常端正,没有任何偏差。
  • 例句
    1. 他的品行一直非常平端,深受大家的尊敬。2. 这个领导一直以来都保持着平端的作风,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 记忆技巧
    记忆平端这个成语可以通过将“平”字和“端”字形象化来帮助记忆。可以想象一个平衡的天秤,上面放着两个端正的人,表示平稳而端正的品质和行为举止。
  • 延伸学习
    了解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道德修养和品行端正的重要观念,可以进一步深入理解平端这个成语的内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平端的人,不欺负别人。2. 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要带头做到平端,做好榜样。3. 高中生:在大学里,我们要保持平端的品质,不做出任何违法违纪的事情。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保持平端的行为举止。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要保持平端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都要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