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典
jì diǎn
  • 拼 音:jì diǎn
  • 注 音:ㄐㄧˋ ㄉㄧㄢ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古代记载有关祭祀制度的典籍,如《礼经》等。《国语·楚语上》:“祭典有之曰:‘国君有太牢,大夫有羊馈,士有豚犬之奠,庶人有鱼炙之荐。’”《汉书·律历志下》:“《祭典》曰:‘ 共工氏 伯九域。’” 颜师古 注:“《祭典》即《礼经》《祭法》也。”《孔子家语·庙制》:“祭典云:‘昔 有虞氏 祖 顓頊 而宗 尧 。’”按,此句见今《礼记·祭法》。
    (2).古代祭祀专书亦有以“祭典”命名者,如《隋书·经籍志一》著录 晋 范汪 撰《祭典》三卷。
    (3).祀典。祭祀的礼仪法度。《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是月也,命乐正入学习舞,乃脩祭典。” 孔颖达 疏:“当脩祀典及祭山川之事。”《隋书·音乐志下》:“肃祭典,协良辰。具嘉荐,俟皇臻。”《旧唐书·音乐志三》:“坎泽祠容备举,坤坛祭典爰伸。” 吴组缃 《山洪》十一:“他们正在跪拜。祭典到了最后的节目了。”

  • 英文翻译

    1.fiesta

  • 基本含义
    指庆祝或纪念某个重大事件或节日而举行的盛大活动。
  • 详细解释
    祭典一词由祭和典两个字组成。祭,指祭祀、祭奠,表示向神灵或祖先表示敬意;典,指仪式、庆典,表示隆重、盛大的活动。因此,祭典指的是为了纪念或庆祝某个重要事件或节日而举行的盛大仪式。
  • 使用场景
    祭典一词通常用于描述庆祝国庆节、春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的活动,也可以用来形容庆祝某个重要事件或纪念某个重大人物的盛大仪式。祭典一词可以用于新闻报道、文化节目、历史故事等场景。
  • 故事起源
    祭典一词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在古代,人们常常通过祭祀来祈求风调雨顺、丰收祥和。随着时间的推移,祭祀活动逐渐演变成了盛大的庆典仪式,成为人们纪念祖先、庆祝节日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祭典一词也逐渐被用来形容这些盛大的庆祝活动。
  • 成语结构
    祭典是一个名词,由两个字组成,没有固定的词序。
  • 例句
    1. 每年的国庆节,我们都会举行盛大的祭典,庆祝祖国的繁荣发展。2. 这次祭典的规模非常庞大,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看。3. 他们为了纪念先祖,举办了一场隆重的祭典,表达对先祖的敬意。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祭典”与庆祝活动和纪念仪式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词语。可以想象自己参加了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或纪念仪式,来帮助记忆“祭典”的意思。
  • 延伸学习
    如果对于中国传统节日和庆典有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关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知识,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祭典和庆典的信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学校每年都会举行祭典,庆祝校庆。2. 初中生:我参加过一次祭典,那是一场非常盛大的庆典。3. 高中生:这个城市为了纪念建城100周年,举办了一次隆重的祭典。4. 大学生:我在学校的文化节上参加了一场祭典,感受到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