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王
qín wáng
  • 拼 音:qín wáng
  • 注 音:ㄑㄧㄣˊ ㄨㄤ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勤王 qínwáng
    (1) [to serve the king]∶尽力于王事
    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晋书·谢安传》
    勤王之事
    (2) [to save the country from danger]∶臣下发兵救援地位岌岌可危的主子
    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宋史·文天祥传》
    火速勤王

  • 英文翻译

    1.[书] be dutiful to the throne

  • 详细解释

    (1).谓尽力于王事。《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狐偃 言於 晋侯 曰:‘求诸侯莫如勤王。’”《周礼·春官·大宗伯》“秋见曰覲” 汉 郑玄 注:“覲之言勤也,欲其勤王之事。”《晋书·谢安传》:“ 夏禹 勤王,手足胼胝。”
    (2).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后汉书·袁绍传》:“乃下詔书於 绍 ,责以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哭主》:“孤臣 左良玉 ,远在边方,不能一旅勤王,罪该万死了。”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三幕:“他是准备勤王吗?”

  • 基本含义
    勤奋忠诚地为国家或君主效力,维护国家安定和君主权威。
  • 详细解释
    勤王是一个古代的成语,由“勤”和“王”两个字组成。勤指勤奋、努力,王指君主、国家。这个成语形容人们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愿意为国家的安定和君主的权威而奋发努力。
  • 使用场景
    勤王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人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国家利益的努力奉献。它可以用在各种正式场合,如演讲、写作、教育等,以强调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和责任感。
  • 故事起源
    勤王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高祖功臣表》中,用来形容刘邦为了消除叛乱,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而努力奋斗。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运用在各个历史时期,成为形容人们忠诚于国家和君主的代表性成语。
  • 成语结构
    成语“勤王”的结构是形容词+名词。
  • 例句
    1. 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勤王之臣,为君主和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2. 古代的士人们都以勤王为荣,他们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成语“勤王”:1. 将“勤”和“王”这两个字分别记忆和理解,勤指勤奋努力,王指君主和国家。2. 可以通过与其他成语进行对比,如“勤王”和“贪污”形成鲜明对比,强调勤奋与忠诚的重要性。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勤王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如中国古代的忠臣、勇士和爱国者等。也可以了解其他与国家和君主相关的成语,如“效忠国家”、“爱国心”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勤王之人,为国家做出贡献。2. 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具备勤王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3. 高中生:在历史考试中,我写了一篇关于勤王的作文,强调忠诚于国家和君主的重要性。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以勤王为荣,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