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逸
jūn yì
  • 拼 音:jūn yì
  • 注 音:ㄐㄩㄣ 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谓闲散安逸。常用以指朝官外放或退隐。 宋 李纲 《与张相公书》:“数年前,某寓居 闽 中,杜门不出,以养衰病,适閤下自枢廷均逸,弭节海邦。”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公方立勋业,今必无暇及此。他时功成名遂,均逸林下乃可成书耳。”《元史·康里脱脱传》:“ 仁宗 即位,眷待弥篤,欲使均逸于外,二月,拜 浙江 行省左丞相。”

  • 基本含义
    平均、平均分配
  • 详细解释
    均逸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均指平均,逸指轻松自在。合在一起,表示平均分配或者平均分摊的意思。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资源、财富或者机会的平均分配,以及人们在分配过程中的公平与公正。
  • 使用场景
    均逸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公平分配资源的情况,可以用在各种社会和个人的场景中。比如,在教育领域,可以用来描述学校对学生的公平评分和奖励政策;在商业领域,可以用来描述公司对员工的公平激励和福利待遇;在社会公共事务中,可以用来描述政府对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
  • 故事起源
    关于均逸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起源,但它的含义和概念在古代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中国古代哲学家孟子曾经提出过“均贫而乐”的思想,主张社会资源应该平均分配,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平等的生活。这一思想对后来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使得均逸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
  • 成语结构
    均逸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复杂的结构。
  • 例句
    1. 这个项目的利润将会均逸地分配给所有参与者。2. 为了确保公平,我们需要均逸地分摊工作量。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均逸”与“平均分配”联系起来记忆。均逸的发音与“均匀”相似,而均匀意味着平均分配。可以将“均逸”与“均匀”联想在一起,帮助记忆其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公平和平等相关的成语,例如“义无反顾”和“一视同仁”,可以帮助加深对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把糖果均逸地分给了每个同学,大家都很开心。2. 初中生:为了让比赛更公平,我们将奖励均逸地分给每个参赛者。3. 高中生:在班级活动中,我们要确保每个人的意见都能得到均逸地听取和采纳。4. 大学生:社会资源应该均逸地分配给每个人,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5. 成年人:政府应该制定均逸的政策,保障每个人的基本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