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珰
jīn dāng
  • 拼 音:jīn dāng
  • 注 音:ㄐㄧㄣ ㄉㄤ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 汉 代侍中、中常侍的冠饰。璫当冠前,以黄金为之,故名。《后汉书·宦者传序》:“自 明帝 以后……中常侍至有十人,小黄门亦二十人,改以金璫右貂,兼领卿署之职。”《文选·傅咸<赠何劭王济>》:“金璫垂惠文,煌煌发令姿。” 李善 注引 董巴 《舆服志》:“侍中冠弁大冠,加金璫,附蝉为文。”
    (2).比喻高官。 南朝 宋 鲍照 《蜀四贤咏》:“如今圣纳贤,金璫易覊络。” 隋 江总 《华貂赋》:“随玉珩之近远,共金璫之去留。”
    (3).用黄金装饰的瓦当。《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康三年》:“以漆灌瓦,金璫、银楹,珠帘、玉壁,穷极工巧。” 胡三省 注:“此金璫,盖以金饰瓦之当也。”

  • 基本含义
    指皇帝的御笔,也泛指君主的诏书。
  • 详细解释
    金珰,又称金印,是古代君主使用的一种印章。它由金属制成,形状类似于印章,上面刻有君主的姓名或标志,用来代表君主的权威和命令。金珰是君主的象征之一,代表着君主的权力和地位。因此,金珰也常用来指代君主的御笔或诏书。
  • 使用场景
    金珰常用于描述君主的权威和命令。在现代汉语中,金珰也可以用来比喻具有权威和决定权的人或事物。例如,我们可以说某个人的话就像是金珰一样,意思是他的话语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决定性。
  • 故事起源
    金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当时君主使用金珰来代表自己的权威和命令。金珰在古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象征,只有君主才能使用。因此,金珰成为了君主权力的象征之一,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
  • 成语结构
    金珰是一个名词结构的成语,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其他词语的修饰语。
  • 例句
    1. 皇帝亲自写下的金珰,代表着他的权威和决定。2. 这份金珰是君主下达的重要诏书。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金属制成的印章来记忆金珰的含义。同时,可以想象君主使用金珰来代表自己的权威和命令的场景,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学习金珰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其他古代君主使用的象征物,如玉玺、龙袍等。这些象征物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老师的话就像是金珰一样,我们都要听从。2. 小学生:班长发放的通知就像是金珰一样,大家都要遵守。3. 初中生:校长的话就像是金珰一样,我们要认真执行。4. 高中生:政府发布的政策就像是金珰一样,影响着整个社会。5. 大学生:老板的指示就像是金珰一样,我们要按照要求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