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阿
sì ā
  • 拼 音:sì ā
  • 注 音:ㄙㄧˋ ㄚ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指屋宇或棺椁四边的檐霤,可使水从四面流下。《周礼·考工记·匠人》:“四阿重屋。” 郑玄 注:“四阿,若今四注屋。” 贾公彦 疏:“此四阿,四霤者也。”《逸周书·作雒》:“乃位五宫,大庙、宗宫、考宫、路寝、明堂咸有四阿。” 孔晁 注:“宫庙四下曰阿。” 朱右曾 校释:“四阿,四注屋,四面有霤阿下也。”《左传·成公二年》:“椁有四阿。” 杜预 注:“四阿,四注椁也。” 孔颖达 疏:“ 郑玄 云:‘阿,栋也。’四角设栋也,是为四注椁也。”

  • 基本含义
    四个阿支撑着房屋,比喻事物的基础、根本。
  • 详细解释
    四阿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由四根柱子支撑起房屋的屋顶。成语“四阿”借用了这个结构的意象,比喻事物的基础、根本。它强调了事物的稳固和可靠性,意味着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坚实的基础。
  • 使用场景
    四阿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根本、基础,或者强调事物的稳定和可靠性。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企业的经营理念、技术研发能力等是企业发展的四阿,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道德底线、家庭教育等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四阿。
  • 故事起源
    四阿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据传,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文公曾经征战多年,国家陷入了困境。他派遣使者求救于郑国,而郑国国君郑宣公出于对晋国的友好和信任,立即派出四个人支撑起四根柱子,为晋国提供了坚实的支持。晋国得到了郑国的帮助,最终走出了困境,恢复了国家的稳定。这个故事成为了四阿成语的起源。
  • 成语结构
    四阿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 例句
    1. 这个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四阿。2. 他的道德底线和家庭教育是他立足社会的四阿。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四个阿的形象与稳固的基础联系起来,想象四根柱子支撑着一个房屋的屋顶,以帮助记忆四阿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建筑和传统文化,了解更多关于四阿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爸爸妈妈是我成长的四阿。2. 初中生:学习是我的学业的四阿,我要努力学习。3. 高中生:健康和自律是我成功的四阿,我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4. 大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是我的职业发展的四阿,我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5. 成年人:家庭和事业是我人生的四阿,我要平衡好家庭和工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