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
tuán yuán
  • 拼 音:tuán yuán
  • 注 音:ㄊㄨㄢˊ ㄧㄨㄢ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团圆 tuányuán
    [reunion] 亲属团聚,多指夫妻久别相聚
    骨肉团圆

  • 近义词

    团聚、聚合

  • 反义词

    离别、离散、分离

  • 英文翻译

    1.reunion

  • 详细解释

    (1).圆貌。 唐 元稹 《高荷》诗:“颭闪碧云扇,团圆青玉叠。” 元 曾瑞 《哨遍·古镜》套曲:“寒光皎洁明盈室,素魄团圆照满天。”《金瓶梅词话》第二四回:“但见银河清浅,珠斗烂斑,一轮团圆皎月,从东而出。” 刘大白 《是谁把?》诗:“是谁把空中明月,捻得如钩?待我来抟钩作镜,看永久团圆,能否?”
    (2).亲属团聚,多指夫妻而言。 唐 杜甫 《又示两儿》诗:“团圆思弟妹,行坐白头吟。” 清 洪昇 《长生殿·补恨》:“团圆等待中秋节,管教你情偿意愜。”《红楼梦》第五四回:“ 蓉儿 !和你媳妇坐在一处,倒也团圆了。”
    (3).指剧情的圆满结局。 清 李渔 《慎鸾交·计竦》:“怕的是戏到团圆诸事了,非晋爵,即加封誥,却不道胜事留些餘地好。”
    (4).乐曲名。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舞工》:“软舞曲,有《凉州》《緑腰》……《团圆》《旋甘州》等。”

  • 基本含义
    指亲人、朋友或家庭成员相聚在一起,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
  • 详细解释
    团圆一词是由“团”和“圆”两个字组成的,意味着人们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圆圈,象征着家庭和谐、友情深厚、团结和亲情。
  • 使用场景
    团圆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亲人、朋友、家庭成员相聚的场景,特别是在重要的节日和庆典活动中,例如春节、中秋节等。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共同分享幸福和温馨。
  • 故事起源
    团圆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传说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位叫做“赵明”的人,他在临终之前告诉儿子:“家庭的幸福和团结是最重要的,只有家人团聚在一起,才能共享快乐。”于是,这个成语就流传下来,成为了表达家庭和谐、友情深厚的词语。
  • 成语结构
    团圆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团”和“圆”,形成了一个简洁而有力的词语。
  • 例句
    1. 这个春节,我们全家团圆在一起,度过了一个温馨而快乐的假期。2. 中秋节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时刻,我们会一起吃月饼、赏月,感受到团圆的幸福和温暖。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团圆”的发音和字形,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家庭成员围坐在一起,形成一个圆圈,共同分享快乐和幸福的场景,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除了团圆这个成语,还有一些相关的成语可以进一步学习,例如“团结一致”、“和睦相处”等,这些成语都与人们的团结、和谐和亲情有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春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吃饺子,看春晚,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2. 初中生:每年中秋节,我们全家都会团圆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3. 高中生:虽然我们家庭成员分散在不同的城市,但是每年过年的时候,我们都会努力回家团圆,共同庆祝这个重要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