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旗息鼓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yǎn qí xī gǔ ㄧㄢˇ ㄑㄧˊ ㄒㄧ ㄍㄨˇ

    掩旗息鼓 

    (1).卷起军旗,停擂战鼓。指军队隐蔽行动,避免暴露目标。《明史·流贼传·张献忠》:“ 献忠 因得与山民市盐芻米酪,收溃散,掩旗息鼓,益西走 白羊山 。”

    (2).比喻停止行动。《红楼梦》第六二回:“ 秦显家的 听了,轰去了魂魄,垂头丧气,登时掩旗息鼓,捲包而去。”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三:“ 刘守清 又骂了他们一顿,才算掩旗息鼓的下去了。”参见“ 偃旗息鼓 ”。

  • 基本含义
    暗中收起旗帜,停止鼓声。比喻暂时隐藏行动,停止活动。
  • 详细解释
    掩旗息鼓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掩旗”和“息鼓”两个部分组成。其中,“掩旗”指的是将旗帜收起来,隐藏起来,不让别人看到;“息鼓”指的是停止击鼓,不再发出声音。整个成语的含义是指暂时隐藏行动,停止活动。
  • 使用场景
    掩旗息鼓常用于形容暂时停止行动、隐藏行踪的情况。例如,可以用于描述战争中的伏击战术,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个组织或团体在面临危险时暂时停止活动,等待时机。
  • 故事起源
    关于掩旗息鼓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可以从成语的字面意思推测其来源。在古代战争中,为了给敌人以错误的判断,有时会将旗帜藏起来,不让敌人看到自己的真实意图。同时,在战争中,击鼓是一种指挥的信号,停止击鼓可以使敌人无法判断我方的行动意图。因此,掩旗息鼓的含义就是暂时隐藏行动,停止活动。
  • 成语结构
    掩旗息鼓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两个动词和两个名词组成。
  • 例句
    1. 他们在夜晚掩旗息鼓,悄悄地进行了突袭行动。2. 在面对敌人的追捕时,他们选择掩旗息鼓,躲过了危险。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掩旗息鼓”联想为战争中的隐藏行动。可以想象一支军队在暗夜中收起旗帜,停止击鼓声,悄悄地躲避敌人的追捕,等待时机发动攻击。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有关战争中的伏击战术和隐藏行动的知识,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战争史。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躲猫猫游戏中,我掩旗息鼓躲在了角落里,让别人找不到我。2. 初中生:在考试前夕,我掩旗息鼓,暂时停止了娱乐活动,专心复习。3. 高中生:面对困难,我们应该掩旗息鼓,调整心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