诣谒
yì yè
  • 拼 音:yì yè
  • 注 音:ㄧˋ ㄧㄜ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前往谒见;造访。《新唐书·顾少连传》:“ 德宗 幸 奉天 ,徒步诣謁,授水部员外郎、翰林学士。”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四:“又有乡民著新紫襦诣謁,僧请以为施,民有难色。”

  • 基本含义
    指拜访、探望上级或贵族,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和敬意。
  • 详细解释
    诣谒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诣意为拜访、探访,谒意为尊敬、敬意。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去拜访上级或贵族,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和敬意。在古代,诣谒是一种礼仪行为,人们会穿着整齐,恭敬地去拜访上级或贵族,表达自己的敬意和谢意。
  • 使用场景
    诣谒这个成语在现代用法中多用于描述拜访上级或重要人物的行为。可以用来形容对长辈、领导或名人拜访时的态度和举止,表达对他们的尊敬和敬意。例如,可以用于描述一个年轻人去拜访自己的导师,表示对导师的敬意和感谢之情;也可以用于描述一个外国元首来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表示对他的尊敬和欢迎之意。
  • 故事起源
    《左传·襄公四年》中有一则关于诣谒的记载。古代齐国的人民为了表示对君主的尊敬,会亲自前往朝廷拜访君王,这就是诣谒的起源。后来,诣谒逐渐演变成一种礼仪行为,成为表示对上级或贵族敬意的一种方式。
  • 成语结构
    诣谒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诣”和动宾短语“谒”组成。
  • 例句
    1. 他特意诣谒了自己的导师,表达对他的感激之情。2. 外国元首将要诣谒中国,表示两国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诣谒的发音与“一夜”进行联想,想象自己在一夜之间到达了自己尊敬的人的所在地,进行拜访和表达敬意。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尊敬、礼仪相关的成语,如“敬谢不敏”、“尊师重道”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诣谒了爷爷奶奶,送上了生日礼物。2. 初中生:学校组织我们去诣谒市长,感谢他对教育的支持。3. 高中生:我计划暑假去诣谒我的导师,向他请教学术问题。4. 大学生:我要诣谒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向他请教研究经验。5. 成年人:我决定诣谒公司的总裁,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指导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