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芦
hú lú
  • 拼 音:hú lú
  • 注 音:ㄏㄨˊ ㄌㄨ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同“ 葫芦 ”。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状如两个球连在一起,成熟后表面光滑,可做器皿,常用以盛酒。 唐 杜甫 《草堂》诗:“邻里喜我归,沽酒携胡芦。”

  • 基本含义
    指言不由衷、胡说八道
  • 详细解释
    胡芦是中国传统的乐器,形状长而空心。成语“胡芦”比喻言语虚假、无根据、不可信任,说话没有根据或毫无道理。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别人说话不负责任、胡扯八道、信口开河等情况。可以用于贬低别人的言论,也可以自嘲自己的言辞不准确。
  • 故事起源
    关于“胡芦”的故事起源不太清楚。
  • 成语结构
    由两个字组成,形容词+名词。
  • 例句
    1. 他说的话全是胡芦,根本不值得相信。2. 别听他胡芦,他经常说大话。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胡芦”这个词与形状长而空心的乐器胡葫芦联系起来,形象化地记忆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与“胡芦”相关的成语,如“胡说八道”、“胡言乱语”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说的是胡芦,我们都不相信他。2. 初中生:别再胡芦了,我们需要的是真实的信息。3. 高中生:他的观点毫无根据,完全是胡芦。4. 大学生:虽然他的论证看似有道理,但实际上是胡芦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