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 音:xiāo láo
- 注 音:ㄒㄧㄠ ㄌㄠˊ
- 繁体字:
-
- 基本解释
空虚。
-
- 基本含义
- 指人心狠毒辣,阴险狡诈,不择手段。
-
- 详细解释
- 枭窂一词来源于《左传·昭公十一年》:“斯民有焉,窃其狗。”枭窂形容人心狠毒辣,像偷窃别人的狗一样狡诈阴险。这里的枭指猫头鹰,窃指偷窃,两者结合形成了枭窂这个成语。
-
- 使用场景
- 枭窂多用于贬义,形容那些心机深沉,手段阴险的人。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或性格。
-
- 故事起源
- 枭窂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时期的一个历史事件。当时,齐国的昭公派遣使者到晋国寻求帮助。晋国的国君接见了昭公的使者,并送给他一只狗作为礼物。然而,当使者返回齐国时,晋国的人却偷偷把狗偷走了。昭公得知后非常愤怒,认为晋国的人心狠毒辣,阴险狡诈,于是用“枭窂”来形容他们。
-
- 成语结构
- 枭窂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意义相近的词组成。
-
- 例句
- 1. 这个人真枭窂,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2. 他的心思真枭窂,总是在背后捅别人一刀。
-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枭窂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猫头鹰悄悄偷窃别人的东西,表示这个人心狠毒辣,阴险狡诈。
-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含有“枭”和“窂”的成语,如“枭首示众”、“窃喜之色”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行为真枭窂,总是欺负同学。2. 初中生:这个人真枭窂,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3. 高中生:他的心思真枭窂,总是在背后搞阴谋诡计。4. 大学生:政治斗争中,有些人会展现出枭窂的一面,不择手段地攀附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