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匡
xiè kuāng
  • 拼 音:xiè kuāng
  • 注 音:ㄒㄧㄝ ˋ ㄎㄨㄤ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 蟹筐 ”。亦作“蠏匡”。蟹的背壳。亦泛指螃蟹。语本《礼记·檀弓下》:“蚕则绩而蟹有匡。” 孔颖达 疏:“蟹有匡者,蟹背壳似匡,因谓蟹背作匡。” 唐 钱珝 《江行无题》诗之五一:“漫把尊中物,无人啄蟹筐。” 宋 傅肱 《蟹谱》上篇:“小者谓之蟚蚎,中者谓之蟹匡,长而鋭者谓之蠞。甚大者谓之蝤蛑。”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三:“又得 隋 六马镜,径六寸六分,鼻钮,周作细乳,中有神像二坐,蠏匡上八足森然而无螯。”

  • 基本含义
    指用蟹壳来托举船只,比喻靠不牢固的东西来支撑重要的事物。
  • 详细解释
    蟹匡的“蟹”是指螃蟹,而“匡”是指托举。蟹匡原指用蟹壳来托举船只,因为蟹壳不稳固,所以比喻靠不牢固的东西来支撑重要的事物。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种不可靠的支撑方式,暗示事物的基础不稳固,可能随时倒塌。
  • 使用场景
    蟹匡这个成语常用于贬义,用来形容某种支撑方式不牢固,或者事物的基础不可靠。可以用来形容某个计划、项目或决策的基础不稳定。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能力、经验或知识不足以支撑他所从事的工作或职责。
  • 故事起源
    蟹匡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一位渔夫在河边钓鱼时,发现了一只螃蟹,他觉得这只螃蟹的壳很坚固,可以用来托举船只。于是他将蟹壳捧在手中,试图用它来托举船只。然而,蟹壳并不稳固,船只最终还是沉没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可靠的支撑方式无法承受重要的事物。
  •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主语是“蟹匡”,谓语是“托举”。
  • 例句
    1. 这个计划的基础太薄弱了,完全是蟹匡。2. 他的经验和能力都不足以支撑他担任这个职位,简直就是蟹匡。3. 这个项目的资金来源不明,完全是蟹匡。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形象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渔夫用蟹壳来托举一艘船,但船最终还是沉没了,表示这种支撑方式是不可靠的。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蟹匡”相关的成语,如“螳臂当车”、“画蛇添足”等,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作业只是靠抄袭别人的,完全是蟹匡。2. 初中生:这个项目的资金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属于蟹匡的行为。3. 高中生:他的论证只是凭空臆想,没有实际依据,完全是蟹匡。4. 大学生:他的研究只是通过一些不可靠的数据来支撑的,属于蟹匡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