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魃
hàn bá
  • 拼 音:hàn bá
  • 注 音:ㄏㄢˋ ㄅㄚ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旱魃 hànbá
    [legandary demon causing drought] 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比喻旱象
    旱魃为虐,如惔如焚。——《诗·大雅·云汉》

  • 详细解释

    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诗·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惔如焚。” 孔颖达 疏:“《神异经》曰:‘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名曰魃,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一名旱母。’” 唐 杜甫 《七月三日》诗:“退藏恨雨师,健步闻旱魃。” 石灵 《捕蝗者》:“本来大家商议要刨旱魃,后来 袁大爹 着人来叫抬龙王,不要刨旱魃,才改了主意。”

  • 基本含义
    指旱灾严重,长时间无雨的天气。
  • 详细解释
    旱魃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旱指干旱,魃指传说中的一种妖怪。旱魃一词形象地描述了长时间无雨的天气,象征着严重的旱灾。
  • 使用场景
    旱魃常用于形容干旱的天气,也可以用来形容长时间没有进展或发展不顺利的情况。可以用在气象预报、农业、工程建设等相关领域的讨论中。
  • 故事起源
    旱魃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传说中,旱魃是一种妖怪,能够引发干旱,让水源枯竭。人们常常用旱魃来形容长时间无雨的天气,因为这种天气往往给人们的生活和农业带来很大的困扰。
  • 成语结构
    旱魃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固定的词序。
  • 例句
    1. 这个地区已经连续一个月没有下雨了,真是旱魃临头。2. 这个项目一直没有进展,像是遇上了旱魃一样。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旱魃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长时间没有雨水的地方,干燥的土地上出现了一个恶魔般的妖怪,它就是旱魃。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和形象。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水文文化和有关神话传说的故事,深入了解旱灾对农业和生活的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年夏天我们那里一直没有下雨,真是旱魃临头。2. 初中生:这个地区连续几个月都没有降雨,真是遭遇了旱魃。3. 高中生:这个项目一直没有进展,就像是被旱魃所困扰一样。4. 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终于摆脱了旱魃的困扰,迎来了丰收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