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格之言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xùn gé zhī yán ㄒㄩㄣˋ ㄍㄜˊ ㄓㄧ ㄧㄢˊ

    训格之言(訓格之言) 

    指可以奉为行为准则的教诲之言。《孔子家语·五仪》:“ 孔子 曰:所谓庸人者,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训格之言。” 王肃 注:“格,法。” 明 钱琦 《钱公良测语·导儒》:“训格之言,不得暂捨,可以鏤於骨,书於绅,染於神,薰於识。” 明 赵南星 《明敕赠吏科都给事中继川魏公碑》:“夫训格之言,可勦袭也;中绳之行,可假託也。”

  • 基本含义
    通过严厉批评和警示来引导人们改正错误。
  • 详细解释
    训格之言是由“训”和“格之言”两个词组成的。其中,“训”表示教导、教训,“格之言”表示批评、指责的话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通过严厉批评和警示来引导人们改正错误,从而起到教育、矫正行为的作用。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老师对学生进行严厉批评教育,上司对下属进行严肃警示,或者朋友之间互相提醒、劝诫的场景。
  •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当时,鲁国的卫宣公因为作风不正,受到了许多人的批评。其中,一位名叫子产的大臣,用训格之言来警示卫宣公,希望他能改正错误。子产的一番严厉批评,使得卫宣公受到了很大的触动,最终改变了自己的行为。
  • 成语结构
    训格之言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两个双音节词组成。
  • 例句
    1. 老师对学生说:“只有通过训格之言,你们才能不断进步。”2. 上司对员工进行训格之言,希望他们能够改正错误。
  • 记忆技巧
    可以将“训格之言”拆分成“训”和“格之言”,并将其与严厉批评、警示的意思联系在一起。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想象一位严厉的老师或者上司在用训格之言来批评自己,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如果想要进一步学习成语,可以了解其他与教育、批评相关的成语,例如“教导有方”、“言传身教”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用训格之言告诉我们要诚实守信。2. 初中生:老师用训格之言批评我不认真做作业。3. 高中生:老师用训格之言警示我们不要追求虚荣。4. 大学生:老师用训格之言激励我们勇往直前,不畏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