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榆
zǐ yú
  • 拼 音:zǐ yú
  • 注 音:ㄗㄧˇ ㄧㄩ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木名。《诗·秦风·晨风》“隰有六駮” 三国 吴 陆玑 疏:“駮马,梓榆。其树皮青白駮犖,遥视似駮马,故谓之駮马。”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辩证》:“梓榆,南人谓之朴, 齐 鲁 间人谓之驳马。驳马,即梓榆也。”驳,通“ 駮 ”。

  • 基本含义
    指高尚的品质或人格。
  • 详细解释
    梓榆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梓”指梓木,是一种质地坚硬、纹理美观的树木;“榆”指榆树,是一种高大、耐寒的树木。梓榆在成语中代表高尚的品质或人格,比喻人的道德修养和品德高尚。
  • 使用场景
    梓榆常用于褒义,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质高尚,道德修养深厚。可以用来表达对他人的赞美和钦佩。
  • 故事起源
    梓榆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德充符》一章中,其中写到:“梓榆之林,众多而不失其序。”这句话意思是在梓榆树林中,树木众多而不乱,保持了一定的秩序。后来,人们引申出“梓榆”一词,用来形容人的品质高尚、道德修养深厚。
  • 成语结构
    梓榆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他的品德高尚,真是梓榆之林。2. 她的行为举止总是庄重端正,真是一位梓榆之才。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梓榆树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棵高大的梓榆树,树木笔直、枝繁叶茂,代表着一个人道德修养高尚、品质优良。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品质、品德相关的成语,如“德高望重”、“品行端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梓榆之才,要有好的品德。2. 初中生:他是我们班的梓榆之林,品行端正,乐于助人。3. 高中生:他的人品很高尚,真是一位梓榆之才。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梓榆之品,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