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授
zhì shòu
  • 拼 音:zhì shòu
  • 注 音:ㄓㄧˋ ㄕㄡ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唐 宋 时皇帝任命三品以下,五品以上的官职称为“制授”。《新唐书·百官志一》:“五品以上,以名上而听制授;六品以下,量资而任之。”《宋史·孝宗纪一》:“己亥,制授 保庆军 节度使。”

  • 基本含义
    授予官职、赋予官权。
  • 详细解释
    制授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制”意为制定、规定,第二个字“授”意为授予、赋予。制授的基本含义是指授予官职、赋予官权。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权力的赋予和授予。
  • 使用场景
    制授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官员被授予官职、赋予官权的情况。它可以用在政府官员的任命、晋升、调动等场景中。
  • 故事起源
    制授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官制。在古代,官员的任命和晋升是由皇帝亲自制定和授予的。制授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个官制中衍生出来的。
  • 成语结构
    制授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制”为动词,意为制定、规定;“授”为动词,意为授予、赋予。
  • 例句
    1. 他在国庆节被制授为一级将军。2. 由于他的出色表现,他被制授为学校的校长。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制授”与“授予官职、赋予官权”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国王在制定法令,然后亲自授予官员官职的情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官制,了解官员的任命和晋升的程序和规定。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例如“封官许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给我制授了班长的职务。初中生:我希望将来能被制授为一名科学家。高中生:大学教授需要经过严格的选拔和制授程序。大学生:政府官员的制授应该建立在公平和公正的基础上。